2023年07月03日
星期一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7版:副刊

用文学深情拥抱脚下这片土地

——专访第八届湖北文学奖优秀作品奖获得者马南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阮仲谋

人物名片

马南,湖北秭归人,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签约作家。作品见《作家》《山花》《上海文学》《芳草》《长江文艺》《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刊物、选本,创作剧本《罗长姐》《1314》《最后一网》等。现供职宜昌文学艺术院。

近年发表作品一览

2018年,短篇小说《本命年》刊发于《红豆》第8期;中篇小说《跟踪者》 刊发于 《小说月报·原创版》第9期头条,《中华文学选刊》第11期转载;中篇小说《寂寞如雪》刊发于 《芳草》第5期头条,《长江文艺·好小说》第12期转载。

2019年,短篇小说《至亲至爱》 刊发于《山花》第5期,短篇小说《狂想症》 刊发于 《飞天》第12期。

2020年,中篇小说《破浪》 刊发于《芳草》第1期,短篇小说《孟婆出走了》刊发于《长江文艺》第3期。

2021年,短篇小说《演唱会》刊发于《湘江文艺》第2期,《小说月报大字版》第5期转载;中篇小说《发小李文聪》刊发于《作家》第5期,《海外文学》第7期转载。

2022年,短篇小说《万物回春》 刊发于《长江文艺》第2期;短篇小说《在天台》刊发于《上海文学》第3期;短篇小说《猴王》刊发于《作家》第5期;中篇小说《拉珍》刊发于《芳草》第5期,《小说月报》第12期、《中篇小说选刊》第6期转载;短篇小说《永生桥》刊发于《小说月报·原创版》第11期,《长江文艺·好小说》2023年第1期转载。

6月22日,马南向三峡日报记者介绍了她创作中篇小说《拉珍》的经历,并分享了屈原文化对她文学创作的启迪,以及她对文学时代性的感悟等。

获奖是对我文学创作的激励和鞭策

记者:首先祝贺你的小说《拉珍》获得第八届湖北文学奖优秀作品奖。《拉珍》在《芳草》首发后,先后被《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两家全国极具影响力的文学选刊转载,曾获得第八届“芳草”文学女评委奖 ,这次《拉珍》又获得湖北文学奖优秀作品奖,请你谈一谈获奖的感受。

马南:感谢两个奖项的评委们对《拉珍》的偏爱。《拉珍》首发于《芳草》2022年第5期,除被《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两家全国极具影响力的文学选刊转载外,还入围了2022年度“城市文学”排行榜榜单,在同年进行的第八届《芳草》文学女评委奖中获得文学女评委奖。《芳草》文学女评委奖始于2006年,是我国文学界首个由知名女性作家、评论家担任评委的文学奖项,旨在以女性细腻的文学视角评选有温度的作品,曾评选出以铁凝的短篇小说《告别语》、阿来的长篇小说《空山》为代表的众多具备中国文学史高度的作家作品,业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坛拥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奖项。《拉珍》这次再获得湖北文学奖,更是让我惊喜,湖北文学奖是省委、省政府为繁荣湖北文学创作而批准设立的重要文学奖项,也是湖北省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能够获得此奖,于我来说,是荣誉是激励更是鞭策。

我说这些,不是想强调自己写得有多么好,《拉珍》这个作品有多了不得。《拉珍》讲述了一位藏族女子深陷生活困境仍葆诗意和爱的故事。我想,无论是《芳草》文学女评委奖、还是湖北文学奖,无论是女性视角,还是专业标准,都饱含着评委们对拉珍人生和命运的关注,以及世上无数”拉珍们”的深情拥抱。借此机会,我也想真诚地对《芳草》杂志社和省作协说一声感谢,也感谢无数给我鼓励的老师和朋友。致敬文学,致敬每一份善良、悲悯和宽恕,致敬拉珍大姐。

文学应多些对女性人生和命运的关注思考

记者:你之前的作品,大多是在描写自己熟悉的,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但《拉珍》这部小说,却将小说的场景放到了西藏,这里面有什么特殊的创作动机?

马南:2021年夏天,我参加了湖北省作协组织的采风团赴西藏山南采访,拉珍家是我们采访团抵达的第一站。拉珍的故事,先前被很多媒体报道过,她老公在九年前因为一场重病,失明失聪。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供老公看病吃药以及一家人的生活,拉珍走出家门,像男人一样挣钱养家。

那天去拉珍家的人很多,拥挤的院子里,我没跟她搭上话,只是远远看了她一眼。可能真的有所谓的缘分吧,也可能是因为女性特有的直觉和敏感,总之,就是那一眼,我没有随大部队去下一站采访点,而是选择留在拉珍家里。

我在拉珍家待了一段时间,和她同吃同住,朝夕相处,晚上一起去市区的歌厅里卖花。说起来十分羞愧,卖花的第一个晚上,我就差点没坚持下来。体力的消耗是其次,那种来自精神和心理上的打击更让我难以承受。我可以随时撤退,拉珍却没有退路。九年来,她重复着所有,作息、路线甚至是每天说的话都毫无新意。起初,我对她抱有同情,也质疑过她的平静之下是否还有暗流汹涌。很快我发现了自己的浅薄,拉珍对生活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她每天去寺庙转经,风雨无阻。她种了很多花,把小小的院子装扮得春意盎然。她给圈里的三头牛都取了名字,每天喂草时跟它们说话。每个寒风刺骨的深夜,她骑车行走在空荡荡的大街,会停下来看看头上的月亮。

如何将单调乏味的生活赋予诗意和爱,如何深陷泥泞却保持足够的坚韧和顽强,这是拉珍给我上的一堂人生大课。我想,哪怕再过很多年,拉珍依旧会给我力量和光芒。创作这篇小说,是我对拉珍以及所有勇敢女性的致敬。另外,拉珍式的女性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因为司空见惯,所以习以为常,我也希望这个小说能引起读者对女性人生和命运有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写作者要有更高远的精神追求

记者:秭归是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诞生地。你出生秭归,是喝长江水长大的,请你谈一谈屈原对你的文学梦想有什么启迪和指引。

马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一个人物,是中国文人的思想寄托。说来惭愧,二十多岁以前,我并没有认真地阅读屈原的作品。人太年轻,性子急,阅读也会有一些畏难心理。最近两年开始静下心来慢慢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僻字,耐心查阅,速度慢一点也没关系。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懂。我身边有几个玩音乐的朋友,尝试把屈原的作品谱成曲吟唱,很有意思,既能帮助记忆,又能在旋律中品味诗句的韵味。秭归乐平里的骚坛诗社,人人都会吟唱屈原的作品,古朴动人唱腔也是耐人寻味的。屈原的作品,阅读也好,吟唱也好,都是一种抵达其文学魅力的方式。“香草美人”、“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些词和句子,不管读多少遍都沁人心脾。

屈原的作品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且不说天文、地理、音乐、哲学,仅仅是《楚辞》里植物就足够丰富我们的眼界。书中提到的很多植物,比如薛荔、女萝、辛夷、石兰、杜衡,在我的老家随处可见,认识它、了解它,以诗意的方式解读它,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和学习。了解的越深,就越会觉得这片荆楚大地是多么的博大、神奇。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只要稍微钻研一点屈原的作品,便能在其中获得无限的启发,找到一个又一个灵感的泉眼。刚学习写小说的时候,我写过一些长篇和中篇。这些小说都是在拼尽全力讲一个故事。故事当然是小说存在的理由,但怎么讲得高级,讲得有审美愉悦,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毫无疑问,屈原的作品里所呈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美学和瑰丽奇诡的想象力,让我叹服,也获得了启发,诗歌也好,小说也好,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意象体系,并通过意象传达出一种氛围。这种氛围传递出来的东西是多维度的、发散的、广袤的、不确定的。小说《跟踪者》《孟婆出走了》这两部小说算得上是我的一种新的尝试。在小说中,我运用了梦境、象征等,虽算不上大的突破,但对我自己的写作是一种创新,也是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我更加认识到,在进行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的转化中,既要有飞扬的想象力,还要有高远的精神追求。

用真诚的心书写新时代“长江故事”

记者:文学作品要关注时代生活,宜昌正在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作为生长于长江边的作家,请你谈一谈,文学创作如何关注社会,讲述新时代故事。

马南:说到长江,我想起刘恪老师曾写过的一部的小说,叫《寡妇船》。小说里面有大量的关于长江百姓生活场景的描写,也塑造了渔民、船工、土匪、淘金汉等各种人物形象。第一次读到这部小说,我很震撼,也有些后知后觉——自己从小生活的这条长江,简直就是文学的富矿,有太多故事值得去挖掘。最近两年,我也有意识地在小说中注入一些地域元素,比如峡江风俗民情、川江航运史等等。我很想写一部关于百年前发生在宜昌的故事,这对我是个极大的挑战,需要做漫长的准备。

如果要将我的小说题材做一个大致的归类,无疑都属于现实主义题材。在小说《发小李文聪》《猴王》《寂寞如雪》《本命年》《万物回春》等作品中,我塑造了很多小人物,比如裁缝、水手、木匠、家庭主妇、失业青年、赎罪的母亲等等,他们构成了我写作的基石和底色。其实,这些人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因为习以为常,所以被我们忽略了。文学的意义,或许就是当他们的倾听者,去触摸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困境。

当然,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作为在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写作者,我们需要有“新时代文学”的理念,写出更多超越于个人经验之上的作品。要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真正扎根到人民生活中去。“以人民为中心”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我们应该走出书房,走进现实场域,与民众产生情感的共鸣。中国人的感情、生活、经验、智慧是值得不断汲取和书写的,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历练出更广阔的的视野和格局,其作品才能被读者所认同和喜爱。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合为时而著,合为事而作”,我们理应用文学深情拥抱脚下的这片土地,深入火热生活,虚心做人民的学生,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书写新时代的“长江故事”“中国故事”。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3-07-03 ——专访第八届湖北文学奖优秀作品奖获得者马南 1 1 三峡日报 c260379.html 1 用文学深情拥抱脚下这片土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