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高然,通讯员田甜、向常荣)在网络平台宣传精品优质蔬菜,以高价向买家发放劣质蔬菜“以次充好”,专人负责应对买家“扯皮”……近日,经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对一打着长阳精品蔬菜“旗号”先后骗取全国多省市买家20余万元货款的诈骗团伙提起公诉。
长阳火烧坪乡是全国有名的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有“中国高山蔬菜第一乡”的美名。也正是名气太足,有人便打起了歪心思。
2022年9月,外地人陆某、汤某等人邀约陈某、向某等6人一起做“蔬菜生意”,谋划着借该地高山蔬菜美名,销售劣质蔬菜牟取非法利益。短短数天,先后骗取全国多省市14名买家货款金额高达20余万元。
高山蔬菜不仅是当地农民的致富菜,也是长阳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检察官意识到,高山蔬菜名誉受到影响,会对当地今后的蔬菜产业发展造成致命影响,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必须及时打击。
2022年10月,案件移送到长阳检察院审查批捕。通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联合开展补充侦查固定证据,促使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退赔,为14名被害人挽回全部经济损失20余万元的同时,保护了高山蔬菜品牌形象。2023年1月,长阳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陆某等6人提起公诉。3月28日,该县人民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陆某等人有期徒刑。
“火烧坪高山蔬菜是中国驰名商标,是长阳的品牌和形象,我们要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高山蔬菜品牌行为,决不能让长阳的营商环境受到影响。”长阳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肖飞表示,县检察部门将持续开展“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降低法治成本,高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2年以来,长阳检察院大胆革新,通过降低时间、司法、沟通、维权等成本的细化措施,切实提升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建立“绿色通道”,降低时间成本。设立涉营商案件“绿色通道”,对涉营商案件实行统一标注、快速流转、繁简分流、重点监控,共对181件“涉营商”案件快办快结;加强检企联动,降低沟通成本。在长阳经济开发区和民族工业园设立“检察服务站”,打通联系企业“最后一公里”,通过入企走访、联席座谈等形式为企业提供“送上门”服务以“店小二”园区坐班形式联系企业27家,解答企业法律相关咨询及需求100余次;溯源打击侵权,降低维权成本。共批准逮捕侵犯企业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各类刑事案件4件11人,共起诉12件27人,累计追赃挽损430余万元,有效减少企业损失,切实降低企业维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