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通讯员 辛组研 史册
7月10日傍晚,笔者来到兴山县黄粮镇后山村互助养老中心户郑之品家里,只见10多位老人正聚在这里下棋、喝茶、聊天,现场其乐融融。
正在热情招呼老人的郑之品介绍,来这里的老人都是自己屋场周边的。“你们为老人服务,有报酬吗?”郑之品说:“当然没有报酬。”“你们无偿为大家提供场地,还要无偿照料他们,有怨言吗?”“都是老党员了,还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很开心。”郑之品爽朗地答。
“村里在老郑家放了扑克、象棋、音响、喇叭,我们可以开展活动。”坐在一旁的独居老人郑之生接过话茬。
黄粮镇党委副书记简娥介绍:“我们镇60岁以上老人6206人,老龄化率达32.9%。为了实现老有所养,县委在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中,把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试点定在黄粮镇,积极探索社会互助式、公共服务式、机构参与式等养老模式。后山村是黄粮镇确立的试点村,设立像郑之品这样的中心户是推进社会互助养老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试点中,后山村成立了老年人协会,按照300平方米、5张床位的硬件标准建成日间照料中心。根据湾落分布情况,将全村划分为6个养老互助服务区,确定6个养老服务中心户,配套建立老人活动阵地,定期组织老人开展休闲娱乐、文艺演出等活动。地处第六互助养老服务区的郑之品家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
7月9日,后山村80岁老人杜万秀家中来了一批特殊客人。他们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修剪指甲、擦洗身体,还带来了米油等生活物资。“我行动不方便,他们隔一段时间就会来看我,生活全靠他们了。”杜万秀满怀感激地说。
杜万秀老人家中的特殊客人都是互助养老中的志愿者,他们当中有无职党员、本村能人、热心青年,由村党支部统一选派,主要针对13名像杜万秀这样的政府兜底保障对象进行照料,每月至少上门4次。
“为了保障志愿服务长效性常态化,后山村按‘关爱巡护、应急服务、帮扶服务、公益活动’四个类别,建立了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激励机制。”简娥补充说。
针对有意愿和能力的老人,黄粮镇则采取集中供养、低偿服务的模式,来满足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镇党委将城乡失能特困人员特护院、精神障碍失能特护院、易地搬迁安置小区“三合一”,建成火石岭福利院养老服务综合体,有效破解“养老机构看不了病、医疗机构养不了老”难题,形成了“养中有医”“以医助养”的医养结合新格局。
“在福利院不仅可以一个人睡一间屋,还有单独的卫生间。”集中供养老人邹志楚带领笔者参观他的房间,“你看,我一按床头这个按钮,马上就有人来照顾我。身体不舒服,走两步就到了理疗室,有医生坐诊,在这里养老很舒心。”
黄粮镇党委书记卢光勇说:“我们依托兴山县智慧康养云服务平台、宜昌弘仁疗养有限公司,建立了‘互联网+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形成线上呼叫、线下服务人员快速到达的养老服务圈。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进线上平台和线下走访相结合、集中医养和结对帮扶相结合、社会服务和邻里互助相结合,促进全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全面覆盖、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