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6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宜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宜都高新区)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硕果累累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各项指标领跑全省,经济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宜都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69.8亿元,生产总值379.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2.8亿元,预计到2025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可突破2000亿元,实现税收70亿元。
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公告为全国第五批省级开发区,2008年被确定为湖北省循环经济试点,2011年1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先后荣获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湖北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湖北省开发区先进集体、湖北省知名品牌示范区、湖北省开发区十强、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等荣誉称号。2020年9月23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公示,宜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湖北宜都化工园入选绿色工业园区。
党建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推波助澜。近年来,宜都高新区围绕建设“三区”(国家级高新区、“宜荆荆恩”协同发展先行区、“当枝松宜”百强县域集聚区)任务目标和全面做强“一区四园”承载平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推动作用,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园区发展的“硬支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高位统筹
打造党建引领“高新模式”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
宜都高新区下辖“一区四园”,包括湖北宜都化工园、生物医药产业园、高新技术示范园、双创产业园,规划面积67.4平方公里,四大园区比冀齐飞,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宜都高新区现有基层党组织24个、党员478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1个(管委会机关党支部),党员29名;国有企业党组织6个,党员136名;非公企业党组织17个,党员313名。
宜都高新区以“高新引领、平台承载、区域合作、首位宜都”为使命,以“先锋园区、活力园区、高质园区、安全园区、清廉园区”为目标,发扬“崇尚知识、开拓创新、克难攻坚、服务至上、勇争一流”的园区精神,通过“两找一建一督”活动,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构建共同价值取向,凝聚强大园区力量。
2016年在3家国企完成党组织全覆盖;2017年,高新区管委会设立党群办公室,专职负责园区党建工作。2018年,在国通公司配备专职党委副书记和纪委书记,园区下属高新投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均设党政办公室。目前,园区24个基层党组织和纪检组织健全,党务工作者与纪检委员配齐选强,党建力量得到切实加强。
坚持党建工作与园区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以管党治党为中心,完善党建考评办法,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和督查、问责机制。严格督导“两个责任”落实,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党工委班子成员每人按规定联系至少1个基层党组织,对其党建工作进行联系督导,每半年对基层党组织开展一次党建工作检查考核,园区纪工委对班子成员履行主体责任的情况进行督查。坚持持续优化党建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促进园区各级党组织将党建工作一贯到底。
从政治高度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制定《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施方案》,督促班子成员在履行管党治党职责、严格自律上当标杆、做表率。充分发挥纪检组织作用,强化政治监督和常态监督,坚持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依法依规依程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严格党组织生活制度,以“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等日常工作为重点,督促党建基础工作落实落细落小。严格党员管理制度,深化党支部星级管理和党员先锋指数管理。严格民主监督和议事制度,完善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积极听取党员意见。全面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入章、党组织研究讨论决策前置等制度,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进行风险排查,强化党员、干部、职工日常教育及管理。
强基固本
“六大行动”擦亮党建品牌
走进宜都高新区管委会,党建新风扑面而来,精心装修的党员活动中心干净整洁,墙上的入党誓词鲜红醒目,填写规范的党员日志整齐摆放……
“这里是高新区管委会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的精神家园,每月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都在这里开展,通过党建铸魂,全力打造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宜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祖兵说。
近年来,宜都高新区管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建引领,紧密结合园区实际,深入开展“筑红色堡垒·创火炬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六大行动”,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园区党建的“根”和“魂”,全面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
头雁领航行动。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围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书记带头讲好党课和发展课,促进开展“学政策促发展、学法规促规范、学业务提素质”活动;建立书记“三清单”,口袋书责任清单、应知应会业务清单、工作提醒月清单;办好党员春训提升班、党史学习提升班、克难攻坚提升班、综合能力提升班,每季度开办一次书记业务培训。
组织共建行动。围绕园区产业发展这一主线,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的建设引领带动化工园、生物医药园、双创园、高新技术示范园内党组织共建,以园区内党组织共建推动企业党组织建强,引导辖区内党组织以强带弱。围绕构建党建协同体,重点落实好“六联”工作法:即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享、产业联促、要事联商。
规范提升行动。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宜昌市党支部建设规范》,突出问题导向,抓好“三结合三规范”活动:即结合党员发展专项清理,规范党员发展程序;结合巡视检查问题整改,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结合建设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规范国有企业党组织研究讨论决策前置制度。
克难攻坚行动。按照“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日过在工地上、党员冲在火线上”的要求,实行“队区岗”共建,在园区各类党组织中成立党员突击队、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红色工匠等引领作用,凝聚协同攻坚的合力。
清廉护航行动。强化对党组织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监督,坚持把握“三个关键”推进“三不一体”,加强对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等方面情况的监督,打造清廉平台。深入推进建设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查改治”,严肃整改突出问题,致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权力监督制约薄弱环节,构建务实管用、系统科学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百花齐放行动。围绕建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实行品牌创建,品牌共建,品牌联建。要求各党组织要紧密结合“筑红色堡垒·创火炬先锋”品牌创建,认真推进落实,促进形成合力,切实体现“同向同心同建”目标。
红色铸魂
项目一线党旗高高飘扬
炎炎夏日,位于枝城镇三板湖村的三板湖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及二期扩建工程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桩基施工,施工人员正操纵机械,进行打桩施工……目前,整个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宜都高新区管委会行动党支部党员顶着高温酷暑,深入项目建设一线,不畏艰难勇于推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据悉,三板湖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及二期扩建工程项目拟投资2.7亿元,建成后污水处理厂规模由1.5万立方米/天提升至4万立方米/天。随着化工园区企业不断投产,污水排放量、污染物浓度均逐步增加,新落地的精细化工企业对污水纳管标准提出了新的诉求。为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满足企业污水处理需求,行动党支部主动作为,通过多次深入企业座谈、走访,调研了企业的生产计划并充分征求企业意见,会同设计单位不断论证项目规模、工艺、污水纳管标准等,及时启动了三板湖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及二期扩建工程,项目计划2024年3月完工并通水运行,项目建成后能满足园区不同类型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需求,有效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宜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李竹介绍,园区作为宜都县域经济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始终做到重点工作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把党建工作延伸到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一线,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执行优势和竞争优势,让党员在项目建设一线身先表率,凝聚党建引领发展的磅礴力量。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引领项目协调服务。针对承担的全市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探索建立“项目协调专班行动党支部”的“支部建在项目上”模式,围绕党建促企业发展,促生产经营的目标,在市项目协调专班建立行动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开展“项目一线党旗飘扬”行动,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身份亮在岗位上、党旗飘在工地上,引导广大党员在工作一线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重点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
围绕园区平台建设,引领重大战略实施。2020年初,为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和疫后重振,园区聚力化工园建设,探索构建“园区建设行动党支部”党建引领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地助推项目建设,用“红色发动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化工园项目建设持续加快,重大项目竞相入驻。
围绕“三大攻坚战”,引领决策部署落实。为认真落实湖北省《关于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决定》及《宜都市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文件精神,园区各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帮助各搬迁入园企业解决各项难题。2017年,根据国家环保督查及省、宜昌工作要求,园区全体干部齐上阵,攻坚克难,用不到1年时间建成2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园区联点的大溪村,曾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园区党工委在该村建立“脱贫攻坚行动党支部”,帮助村民发展农特产品、旅游等产业,该村已实现整体脱贫摘帽。
聚点成面
非公企业绽放“党建之花”
宜都化工园,宜昌化工转型的主战场,也是宜昌大型化工企业的聚集地,吸引了近百家“化工巨鳄”入驻,华阳化工、华昊新材料等一批企业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让党组织在非公企业生根发芽,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宜都高新区管委会统一认识,因势利导,积极统筹。目前,园区建有非公企业党组织17个,党员313名。
华阳化工是宜都化工园区一家高科技企业,也是一家宜都本土企业,主导产品紫外线吸收剂俏销海外市场。公司总经理徐波告诉记者,今年市场行情十分火爆,订单已排至年底,现在车间加班加点生产,全力满足市场需求。
华阳化工早在2007年就建立了党支部,公司高层基本都是共产党员。公司总工程师赵定春,主抓产品研发、质量把关、工程建设,他以厂为家,身先士卒,带领公司研发人员刻苦钻研,研发出多项专利产品,先后被评为宜都市优秀党员、宜昌市科技专家;质检员李红菊巾帼不让须眉,全面负责原材料质检把关,她努力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成为公司一名优秀的原材料进口“守门员”;公司安全总监吴建勇,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视安全生产为生命,在他持之不懈地努力下,华阳化工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公司重要岗位基本都是共产党员,这是公司发展源源不断的红色源泉。”徐波说,现在公司有300多名员工,目前已有15名共产党员,下一步,将发展更多的员工加入党组织,让支部变得更加强大。
在园区重大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党员先锋本色同样得以彰显。
湖北海格斯新能源材料项目由国内新能源新材料、炼化和化纤龙头企业东方盛虹投资兴建,2022年落户宜都化工园,总用地约2440亩,拟投资186.84亿元,是宜都引进的百亿级重大项目。
“2440亩土地,3个月完成场平,压力确实不小,项目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硬是啃下了这个硬骨头。”海格斯新能源场平项目施工单位中交二航局项目经理李四明告诉记者,三家施工单位联合成立了三峡地区项目联合党支部,抱团攻坚,让党旗在项目一线高高飘扬。
李四明介绍,湖北海格斯新能源材料项目场平工程土石方开挖量约754万方,土石方回填总量约650万方,施工规模大、土石方挖填数量多、施工工期紧为项目最为突出的特点,同时也给项目管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越是困难越向前。联合党支部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开展党建工作,以领导班子党员示范岗为载体,建立党员先锋队,开展劳动竞赛,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全体员工攻坚克难。通过科学策划,积极同业主沟通进行优化,在设备利用效率、土石方调配上深化组织,按照月、周、日倒排工期,合理安排资源,顺利实现一期1040亩顺利交付,并且充分保证二期1400亩场平能够如期交付,有规划地对场区内高压线塔区域实施保护措施。
站在时代的潮头,承载长江大保护重任,不断迎接新的机遇及挑战,这是时代赋予宜都高新区的神圣使命。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建好主阵地,宜都高新区以党建为统领,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堡垒作用、先锋作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立足新发展格局,蓄积新动能,打造新优势。
记者手记
从“一抹红”到“一片红”
宜都高新区是宜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化工园工区重大项目云集,华昊、华阳等化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全力抢占国际市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活力尽显,以东阳光为代表的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异军突起,为宜都打造千亿大健康产业链蓄势聚能;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机器轰鸣,苏强格、仝鑫等机械制造企业产能不断提升;双创园区高新企业竞相入驻,科技力量得到充分彰显……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党建。在宜都高新区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上,党建起到了立根固本、提纲挈领的作用,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各条战线兢兢业业、冲锋在前,为园区建设发展贡献红色力量。
24个基层党组织,478名党员,汇聚成一股强劲的红色激流。党旗飘到哪,堡垒筑到哪,党员冲到哪。化工园区从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今日的千亿园区,离不开无数党员的青春和汗水,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从征地拆迁现场、招商引资一线,再到下沉到企业靠前服务,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他们是宜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宜都高新区广袤的土地上,“党建之花”璀璨开放,无论是高新区管委会、下辖国有企业,还是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园区17个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绽放华彩,党员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从“一抹红”到“一片红”,党的旗帜在宜都高新区广袤的土地上高高飘扬。有理由相信,随着宜都高新区“一区四园”的不断发展壮大,必将会诞生越来越多新的基层党组织,必将会涌现越来越多的优秀共产党员,为宜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红色动力,为宜都冲刺全国“千亿五十强”贡献高新区力量。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熊京津 胡春红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宜都高新区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