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五峰,遍地都是果蔬收获的景象。在该县渔洋关镇汉马池村党总支领办的果业专业合作社,空心李压弯枝头,颗粒饱满、色泽透亮。
“支部领办合作社好啊!果子摘了送到合作社就行,再也不用操心卖果子了。”果农李禄宽乐滋滋地说道。
汉马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万平介绍,汉马池果业专业合作社打破以往“单打独斗”的“路边销售”形式,与村内种植大户、广大果农、电商达人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共赢发展,聚焦客商订单,线上线下双渠道并举发力。截至目前,合作社已销售近一万五千斤,带动果农增收约6万元。
同样在鞍山村党支部领办的蔬菜大棚里,辣椒也迎来丰收,一串串品相饱满的辣椒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党员干部、农户们正熟练地采摘、打包。
“在帮扶单位宜昌市民政局的牵头下,我们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市民政局给了50万产业帮扶资金,湖北银行金融帮扶授信贷款100万元,让集体经济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我们通过流转农户土地100亩并带动100余人务工的‘双收入’模式,让大家对这个产业很有信心。目前,我们和市场主体采取‘订单式’合作,才采摘3天,已经销售4800斤,不愁销路。”鞍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建华说。
渔洋关镇党委书记刘旻介绍,自渔洋关镇党委政府出台集体经济增量奖励办法后,各村(社区)集体经济掀起了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集体经济“遍地开花”。今年以来,渔洋关镇采取“党支部组织引领、党员大户带头行动、基地示范带动、农户参与”的支部领办产业发展路径,以此来实现产业共谋、群众参与、集体增富、村民增收,用产业缔造幸福生活的目标。
三峡日报通讯员 张倩 曹逊 尹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