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蝉鸣声声,走进宜昌华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昊新材料”),左右两侧的高大车间里,各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订单,工人忙碌而有序。
“非常感谢经信局等主管部门的帮助,在得知企业资金运转困难的问题后,市经信局迅速组织了产融对接活动,搭建了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的平台。”公司董事长林福平告诉记者,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今年上半年公司流动资金比较紧张。
“产融对接”活动第一期结束后,建设银行、武汉农商行和兴业银行迅速行动,针对华昊新材料的资金需求,分别与公司达成了融资合作,预计今年8月,银行将陆续对企业进行放贷,届时公司资金紧张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不仅如此,在政府部门全力帮扶下,华昊新材料先后获得技术改造投资补助、研发补助、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奖励、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奖励、增值税留抵退税、稳岗留工补助、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等一系列的政策资金支持,各项惠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在接受各级政府部门和各大银行‘输血’的同时,企业自身也积极实施降本增效,通过不断节流缓解资金难题。”林福平表示,目前华昊新材料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反应窑浸取技术改造,未来还将引进盐湖提锂技术,助力公司新型产业锂资源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发展效益。
在政府、银行和企业携手并进、共同努力的同时,市场的利好消息也不断传出,根据华昊新材料订单统计,从今年5月开始,公司每个月钡盐系列产品订单量递增300吨左右,销售市场恢复态势明显。
据了解,华昊新材料一期氯化钡项目于2021年5月投产,二期硫酸钡项目已于2022年11月正式试车,目前产品质量稳定,三期项目将于今年10月试生产。整个项目全面达标达产后,公司氯化钡生产线可年产电子级氯化钡12万吨、电子级氢氧化钡2万吨,电子级碳酸钡2万吨;硫酸钡生产线可年产硫酸钡10万吨、高纯纳米硫酸钡3万吨、硫化碱5万吨,公司年营业收入将超过15亿元,利税可达2.25亿元。
“作为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塑料填充剂、化妆品等领域的化工原料,氯化钡、硫酸钡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市场前景广阔。”林福平告诉记者,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机器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氯化钡、硫酸钡等基础原材料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公司正在向着打造世界级盐钡品牌加速前进。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肖行 通讯员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