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夏日的夷陵东城,举目皆绿,水碧岸清。
走进城区西畔的黄柏河湿地公园,廊道上、亲水平台边、休闲绿道中,绿荫下,凉风习习,令人舒心惬意;
繁华的发展大道上,连绵的街区,五彩的绿带,蜿蜒的步道,所到之处无处不展露出“绿肺之城”魅力风姿。
……
徜徉在东城,无论是街头的公园,巷尾的绿地,还是纵横交错的绿道,无处不是一派还绿于民的生态画卷,无处不响起一个生态之城的铿锵足音。
让绿于城
让城市在高楼林立中显山露水
坐标推进至发展大道。
如今,有着“十里新城”之称的发展大道,壮美的山水风光和幽雅的城市环境互相辉映:沿途繁花似锦,车流如织,双向八车道两旁高楼鳞次栉比,“十里新城”的活力一脉流淌。
15年前,双向六车道的发展大道惊艳亮相。从建成之初,它就承载着宜昌大城崛起的梦想和使命。
而今作为连接宜昌城区的主动脉,她有了新的使命:成为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十里绿色长廊”。
承载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生态示范城区的使命,让东城发展大道重任在肩。
在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重要着力点中,东城坚持生态优先,让绿于城,提出建设“生态新城”。
发展大道片区雨污水管网及附属工程是长江大保护PPP项目子项之一,围绕沿线雨污水管网升级改造,东城坚持海绵城市理念,实现沿线小区、单位雨污水全收集,解决片区排涝问题。
除了对雨污管网进行改造,东城坚持让绿于城,将原道路中间的护栏隔离变身为绿化带隔离,对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也进行绿篱分隔,分色点缀。
如今,发展大道沿线,道路周边绿草、灌木、花卉融为一体,实现了处处有景,四季见花。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其实,作为全市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主战场、主阵地,东城在宜昌构建“西部生态、中部生活、东部生产”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中一直在进行不懈探索。
加速筑牢典范城市由“个头”向“颜值”的转变。发展大道、东方大道、锦江大道……一条条城市道路,无不是绿荫迤逦、繁花似锦的城市风景。恒大绿洲、东湖雅居、万科理想城……一个个生态小区无不展露诗情画意般的风采。
“东城城阙倚朝云。”今天的东城,空气清新,河水清澈,在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中,一座十里新城正在一路向绿战略中显山露水。
让地于民
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河水清澈见底,岸边垂柳依依,堤上步道蜿蜒,水面时有白鹭啼叫着掠过……
6月的蔡家河湿地公园是一幅生机盎然的山水画。
“公园建起后,我们几乎每晚都会过来散散步、吹吹风。” 家住小河北岸的村民蔡海波说,三年的攻坚,已让蔡家河实现生态由乱而治的华丽转身,环境的提升,也让周边3万市民获得更多幸福感。
东城建区10年来,区域经济突飞猛进,成为宜昌产业富集区、人口聚集地,城市新核极。
然而,在GDP突飞猛进的背后,却出现了“城进绿退”,城市与生态争地的情况。
灰色的GDP肯定要不得!东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让地于民,见缝织绿,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需要绿色的滋养。东城推进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密植“城市绿圈”,不断放大着人民群众的生态“红利”。
黄柏河湿地公园,就是这样一处城市绿肺。
2017年,东城投资1.5亿元对黄柏河143公顷的湿地水域采取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级保护,清理违章占河建筑,努力打造黄柏河沿线“河畅、水清、岸绿、滩美、鸟多”的美丽图景。
此外,东城试验区以宜昌东发水务有限公司为主体,组建18人的河道管护专业队伍,对试验区所有河道实施“常态化管护”。
除拿出真金白银整治黄柏河湿地,东城还坚持让地于民,拿出大量从农民手中征收的土地来建设公园生活配套。
夷陵城市水岸综合体、郭家湾山体公园等“生态+”项目……这些项目依山临水,将城市住宅及生活配套与水岸公园景观充分融合,既可登高领略新城风情,又能欣赏玫瑰园的争奇斗艳。
如今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东部生态绿圈正释放无限魅力,为高速发展中的城市留出一片绿。
让利于民
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6月底,位于发展大道东侧的夷陵万达人流如织,不到中午,三层的美食区,10多户美食店坐满了客人。
一路之隔,位于锦江大道的重庆美食街也是一派火爆的场景。街道两旁的停车场停满了小车,透过落地窗玻璃,但见20多家餐饮店内,几乎家家爆满。
“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必须让利于民,构建城美人和的城市生态,让城市更有‘烟火气’。”东城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帅永洲告诉笔者,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东城一边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一边强化城市经营,布局多元化城市新业态,激活城市新活力,让更多市民在新业态中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其实,早在夷陵区委五届十五次全会上,东城便提出“打造商旅新城,建成宜昌城市新中心”的战略定位。
如何将蓝图变为现实呢?
“通过‘一城四区’建设,以夷陵万达广场为中心商圈,由发展大道带状向网状扩展,服务主城区组团连片开发,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帅永洲告诉笔者,“一城四区”,是东城试验区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对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的通盘谋划。一城,即“商旅新城”;四区,即“中央商务区”“中央文化区”“生态宜居区”和“都市产业区”。
东城通过建强中央商务区,差异化布局夷陵万达广场、弘洋新都汇商业综合体、稻花香创想汇、欧阳修广场、澜悦广场等商圈业态,形成特色各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商圈经济。
在布局商圈业态的同时,东城拿出大量真金白银和黄金地段建设教育、公园、广场、医院等生活配套,提升公共医疗水平,发展汇集培训、教育、精品医疗等服务项目。如今,东城大道旁东城小学、东湖小学、东湖初中书声琅琅,锦江大道边欧阳修广场、锦江广场、夷陵文化中心、足球公园朝气蓬勃。妇幼医院、妇幼山体公园、疾控中心,以及母婴一条街、美食街等潮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在这里追逐梦想,过上向往的生活。
蓝图正在变为现实。如今,美丽的黄柏河畔,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美丽画卷正在夷陵大地徐徐展开,一座繁荣、现代、美丽的城市新中心,正向世人展现出她别样的风采……
三峡日报通讯员 陈云峰 肖诗莹
记者观察
“让绿于民”的东城实践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善国
漫步夷陵,城水相依的平湖大道,车水马龙的东方大道,高楼林立的发展大道,花香四溢的湿地公园,人流涌动的万达广场,无不让人感到一座新城的生机与活力。
鸟语花香、流光溢彩的背后,总能感受到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磅礴气场。
几年来,东城围绕宜昌“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战略部署,着墨于“城市绿肺,生态东城”建设,积极为宜昌典范城市建设当先锋争先机,在宜昌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既有位更有为。
品味“既有位更有为”的践行历程,欣喜与惊艳交织。
“宜荆荆恩”城市群、宜荆荆都市圈联动发展,为宜昌跨越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作为宜昌城市新的增长极,夷陵迎来第三次腾飞的重要窗口期。
承载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生态示范城区的使命,让东城发展大道重任在肩。
在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重要着力点中,东城坚持生态优先,让绿于城,让城市在高楼林立中显山露水 ;让地于民,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利于民,让城市更有“烟火气”。密植“城市绿圈”,不断放大着人民群众的生态“红利”。
如今,美丽的黄柏河畔,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美丽画卷正在夷陵大地徐徐展开,一座繁荣、现代、美丽的城市新中心,正向世人展现出她别样的风采……
大幕已启,期待东城书写更加靓丽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