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5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2版:要闻

打造区域科创中心 为世界级宜昌贡献科技力量

——访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 危爱民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以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促进创新、产业、资金、人才“四链融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如何落实全会精神,把安排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记者采访了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危爱民。

“全会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1234’。”危爱民说,“一个中心”,即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两个1500”,即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突破1500家、1500亿;“三个平台”,即探索建设三峡大学科创学院及水电领域高能级研发平台、建设世界级水资源产业创新中心、支持三峡实验室和长江电力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四个具体行动”,即产业人才培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具体路径上,全市科技系统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坚持全域创新,下活创新“一盘棋”。做强“点、线、面”创新格局。“点”上推动国家超算宜昌中心、三峡科创园等重大项目落地,发挥三峡实验室、宜昌高新区、宜昌科技城创新极核的辐射带动作用,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线”上做强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宜荆荆科创走廊,实现区域创新联动。“面”上深化“管行业必须管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市县一体、部门协同的大科技工作格局,力争今年7个以上县市区科技创新综合考评进入全省前列。

优化平台布局,打造创新“策源地”。建强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用好用活华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引导布局、提质升级一批重量级创新平台,新增国家级、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16家以上,新增在孵企业200家以上,在孵企业总数达到1500家以上。力争2025年纳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统计的限上服务业企业、规上工业企业、资质以上重点建筑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分别提高到50%、60%、80%。

实施扩面提能,做强创新“主力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精准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科技型企业,培育一批技术水平国内外领先、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实施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加速突破微电子关键化学品、磷石膏综合利用等一批关键技术瓶颈。推动设立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宜昌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畅通转化渠道,增强创新“磁场力”。坚持以用为引领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搭建校企地合作平台,加强企业与高校在人才培养、项目合作、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合作力度。积极承接广东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高端创新资源,催生一批产学研成果在宜转化落地。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力争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400亿元。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婧 通讯员 郭士俊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3-09-05 ——访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 危爱民 1 1 三峡日报 c266450.html 1 打造区域科创中心 为世界级宜昌贡献科技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