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宜都市姚家店镇长岭岗村银山坡精品园,红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在果树间,摘果、挑果、装筐、上秤……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谁又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柑橘“失管园”,橘园杂草丛生,几近荒芜,村民对柑橘园实行粗放式管理,果量少、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以前果园疏于管理,每到秋天,卖橘子就成了一大难事,价格低、工费高,最伤心的一年以一筐7元的价格卖了。”四组村民李德春告诉记者。
事情的转机还得从3年前说起。2020年,姚家店镇党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针对长岭岗村橘园无人管现状,组织乡村振兴专班研究对策,明确在该村成立精品橘园试点基地。2020年4月14日,“失管园”第一次户长会召开,通知21户户长参加,会议时间已过,仅来不到十户,来的橘农对此事均不支持,第一次户长会不欢而散。镇党委迅速调整工作方式,组建技术指导专班,以农业技术人员+村组干部为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帮助橘农修剪橘树。
“我这个树是不是得病了?需不需要打农药?应该打什么药?”在脱贫户王同会家的橘园,他围着技术人员郑大福不停询问。郑大福趁机介绍,本周在村委会有一场关于春季橘树护理及病虫害防治的培训会,现场不仅会有专业技术指导,来参加的橘农还可免费领取礼品,叫他互相转告一下。
5月13日,第二次户长会如期举行,参会人员相比第一次人多了不少,会场的气氛也有所缓和,橘农渐渐转被动为主动,大多数人支持建精品橘园。镇党委趁热打铁,组织当地橘农到高坝洲、红花套两个柑橘大镇参观学习,同时,组织专班赴丰岛集团考察洽谈,与该公司签订收购协议。
思想转了弯,橘园变了样。银山坡周边杂树丛生,不仅影响橘园园相,还容易滋生病虫害。在四组组长何先平的组织下,全体橘农齐上阵,无偿出工出劳参与清理橘园边荒。清除过程中,大树倒塌导致多户橘农橘树损坏,无一户找村干部反映要求赔偿。
边荒得到清理,镇里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橘农进行控制农残、提高产量等专业指导,柑橘达到丰岛集团收购标准,当年即对橘园全园收购,橘农终于有了收益。今年,宜都市农业农村局果茶中心组织专家到银山坡实地考察,将精品园项目正式落户到银山坡,通过绿色防控、增施有机肥、立体拉枝、控水增糖等技术措施,使果园达到精品园标准。
如今,长岭岗村银山坡精品橘园占地面积180亩,户数由最初21户增长至35户,产量达到130余万斤,经济效益越来越可观,产业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每亩年纯收入达6500元以上,全园增收近117万元,户均增收3万元。
长年在外做生意的李德春看到村内的变化,也回村学习技术打理橘园,今年新栽种了200余棵新橘苗,他笑呵呵地说:“‘失管园’变‘精品园’,经济效益起来了,大伙儿都乐意回来种这‘金果果’了”。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何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