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4版:民主政治

“把脉问诊”开良方 “对症下药”补短板

——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对5家单位开展专项工作评议

市人社局开展“社银合作体验日”活动。市人社局 供图

今年5月,宜昌市2023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启动。市司法局 供图

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是人大的一种重要监督形式,是人大服务中心大局、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途径,也是被评议单位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的现实契机。

根据2023年监督工作计划,今年4月26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宜昌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专项工作评议实施方案》,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国资委、市招商局、市医保局等5家单位为今年的评议对象。

“把脉问诊”开良方

5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2023年度专项工作评议动员会,正式启动专项工作评议。

6月28日至29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国资委、市招商局、市医保局等5家单位关于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的报告,并举行联组审议开展专项工作评议,进行满意度测评。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评议意见转被评议单位研究处理,并跟踪监督其整改到位。

部门整改见真章

各被评议单位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坚持“全景式”查问题、“立体式”定举措、“沉浸式”抓整改、“体验式”促提升,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结合专项工作评议反馈意见,梳理问题清单,落实责任领导,细化整改措施,明确销号时限,实行边查边改、边评边改、立行立改,真正将接受评议作为提升履职效能、优化工作作风的重要动力。

“二次测评”再鼓劲

“满意43票、基本满意0票,结果:满意。”

“满意41票、基本满意2票,结果:满意。”

“满意40票、基本满意3票,结果:满意。”

……

10月17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出席会议的43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5家被评议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满意度“二次测评”,均以满意获得通过。

会议要求,各被评议单位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巩固扩大评议成果,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推进检视整改,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全力服务中心大局,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人社局 织密民生“保障网” 幸福底色更鲜亮

9月25日,一场金秋招聘会在重庆市云阳县清风广场举行。来自宜昌的邦普新能源、和远新材料等企业凭借多样的岗位选择、丰厚的工资待遇吸引了1200余名求职者。当天,“宜昌—云阳劳务协作服务站”挂牌成立,宜昌市和云阳县人社部门的劳务协作机制进一步走深走实。

这是市人社局扎实推进专项工作评议问题整改的举措之一。自接受评议以来,市人社局紧紧围绕评议反馈和征求意见阶段收集的问题建议,列出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通过3个多月的整改,评议反馈的6个问题及自行收集的131个问题均已整改完成。

如何解决企业招聘难问题?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创新实施“聚焦产业、对接行业、服务企业、优化专业、促进就业”五业联动职业技能培训,发布覆盖8大重点产业链174个职业482个工种的全市重点产业职业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就业定点培训机构目录和培训政策清单,开办订单班、冠名班、校企合作班,使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得到有效缓解。除此以外,依托泛三峡人力资源合作联盟强化与鄂西渝东湘西等57个重点地区开展劳务协作,前往57所高校开展人才招引及城市推介工作,上线运行“掌上找工作”平台,近2万人完成了在线求职,重点企业当期用工满足率达94%,“有人没事做”和“有事没人做”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有效缓解。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家门口的人社服务”体系建设跑出“加速度”,23°C人社服务增添新动能。141个“市县镇村”四级人社窗口全面打通,让群众“最多跑一次”;975家社银合作网点,让社保业务直通老百姓家门口;123家社区零工驿站,帮助1611名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就创培训实现就近就业;129个基层劳动关系站点,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市人社局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向群众交出了一份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市人社局获国务院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通报表扬,“家门口的人社服务”入选全国人社系统公共服务标准化成果展典型案例。

市司法局 勇担服务发展之责 笃行法治惠民之举

“非常感谢市司法局的真情帮助,让我们这起长达4年的土地出让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近日,猇亭区汇臣北阀公司负责人专程送上锦旗,对市司法局发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能,有效化解涉企行政纠纷、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做法表示感谢。

自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整改启动以来,市司法局紧扣评议反馈意见,梳理39个问题建议,列出111项整改措施,对标对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有效回应群众对法治的新期待,全面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制定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引,出台全市党政机关法律顾问管理办法,推动合法性审查专业化、规范化,有效保障依法决策。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率先提出并推行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一体四化”改革试点,司法部联合人民日报等单位来宜专题采访行政执法监督创新经验。推进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统一拆违类复议案件办理标准,在乡镇(街道)司法所普遍设立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公共法律服务持续优化。今年来,市司法局督促指导各地加大公证员培养引进力度,推动宜都、当阳、夷陵、猇亭等4家公证处恢复正常营业;推动三峡公证处加强公证协作,解决长阳、秭归、兴山、远安等地公证员力量不足的问题,推动市域内恢复公证服务全覆盖,有效满足群众办证需求。 牵头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创新开展“四进四送”公益法律服务,建强法治文化阵地,升级打造24小时在线“宜律帮”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源源不断为城市发展注入“法治软实力”。

基层基础建设焕然一新。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强乡镇(街道)法治建设的意见,填补基层法治建设制度空白。推动将全市109个乡镇(街办)司法所整体升格为副科建制,按“2(政法专编)+N(辅助人员)”落实人员配备,带动司法所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全市司法所业务用房达标101个,规范外观标识83个;全市社矫中心标准化建设改造完成6个、规范提升4个,基层阵地建设全面提升。

市国资委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自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以来,市国资委因势而动、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大力推行“一二三四”工作法,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进一步发挥在落实战略任务、服务大局和保障民生中的关键作用。

一是做实一张清单。通过自己查、群众提、开门听、上门访等方式,梳理出4大类20个问题,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目标、整改时限、责任科室,实行清单动态管理,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二是构建两项机制。建立预警机制,定期发布工作提醒,督促责任科室加快推动整改,以台账式管理和项目化推进方式“挂图作战”;建立效果评估机制,对整改到位的问题进行质量整体评估,进一步查缺补漏、固强补弱。

三是聚焦三个重点。聚焦人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以监督促改革,畅通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渠道和机制;聚焦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和工作部署在国资国企执行情况,以评议促改革,推动企业健康稳步发展;聚焦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把提高建议办理质量作为检验能力作风的“试金石”。

四是实现四个突破。布局结构不断突破。大力引导国有资本向“3+2”主导产业布局和“12520”现代化产业体系集聚,今年1—9月,市国资委出资企业累计完成投资246.9亿元,同比增幅19.12%;深化改革不断突破。加快一流企业创建,安琪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兴发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市国资委出资企业所辖上市公司增至5家;监管效能不断突破。修订《宜昌市国资委出资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宜昌市国资委出资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加快国资在线监管系统建设,以智慧监管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不断突破。引导国有企业在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上打头阵,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截至9月底,市出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18.32亿元,同比增长15.70%。

市招商局 真抓实改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市招商局以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为契机,倾听代表声音,聚焦重点问题,真抓实改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在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中展现了招商担当。

主要指标保持领先。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以来,全市招商系统锚定目标企业洽谈推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4个,协议总投资1883.05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全年新签约百亿级项目达到18个。全市新开工入库亿元以上项目121个,协议总投资838.48亿元,均居全省第一,其中50亿元以上入库项目4个,项目增量不断跃升。

项目质效持续提升。接受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以来,新签约世界500强项目4个,中国500强项目9个,“专精特新”、行业小巨人、隐形冠军等项目28个、占比16.8%,产业集聚度不断增强。特别是出台《宜昌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加重项目开工入统考核力度。近三年来新签约项目开工率达75.54%、入库率达51.09%,项目增量不断转化为投资增量。

薄弱环节不断加固。针对城区招商、文旅招商、外资招商、总部经济招商等薄弱环节,市招商局对症下药,建立市区联动招商机制,联合城区招商局开展外出考察24批次,拜访目标企业88家,向城区分流推荐项目124个,推动签约项目10个。新签约文旅产业项目14个、总部经济项目6个、外资项目23个,立行立改取得较好成效。

队伍能力有效增强。按照破冰提能“六必学六提升”的思路,精心举办1期全市产业链招商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招商“云夜学”22场次,系统提升招商干部专业能力。同时聚合科研机构、企业总工、基金公司等“智库”资源,建立“项目初研外脑”,出具项目初研报告100余篇,评选通报表扬20篇优秀初研报告,营造“以项目论英雄、以专业促实绩”的专业招商氛围。

市医保局 书写宜昌医保惠民新篇章

市医保局紧紧抓住市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机遇,自觉接受监督,聚焦评议意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定医保为民、医保惠民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作为整改的目标要求,转作风、抓落实,强化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同步推动问题整改和工作提升。

强化政策宣传,让群众听得懂。深入机关单位、企业、定点医药机构、社区开展政策解读和现场答疑1500余次,全市医保政策宣传覆盖面已达300余万人次。今年1至9月,已有640余万人次在4000余家门诊统筹定点医药机构享受报销待遇,统筹基金支出3.4亿元。

优化医保政策,让患者广受益。新增5个门诊慢性病病种,平均报销比例提高5—10个百分点。落地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结果,种植体中选价格平均900余元,较之前下降55%。积极支持中药和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助力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提升监管质效,守好百姓“救命钱”。构建以协议监管为基础、行政执法强监督、部门协同作补充、信用管理为自觉的常态化监管工作机制。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和部门联合监管,不断提升监管质效,追回医保基金1500余万元。

贴心为民服务,看病就医更便捷。推广“网上办”“掌上办”“码上办”“就近办”,优化完善“店小二”服务热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经办体系,推动大部分医保服务高频事项管理、服务、经办“三下沉”。畅通异地就医备案渠道,取消省内备案,持续推进直接结算,群众“看病难”逐步缓解。

市医保局坚持以评促改、以改促优,各项工作实现提档升级、争先进位。今年以来,我市新增异地就医定点医药机构956家,总数达3102家,提前完成省政府2023年十大民生事项涉医保工作目标。9月27日,市医保局在人社部和国家医保局首次评先表模中,获“全国医疗保障系统先进集体”荣誉。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江山 通讯员 肖畅荣 任轩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3-10-19 ——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对5家单位开展专项工作评议 1 1 三峡日报 c270230.html 1 “把脉问诊”开良方 “对症下药”补短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