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通讯员胡丹)10月12日,在土城乡穿心店村一村民家的小院里,一场低调的婚礼宴席开席。尽管桌上没有山珍海味,但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讲排场、比阔气‘过时了’。”主家王大哥直言,按照以前,村里人结婚要花费更多,婚前酒要吃一整天,结婚当天的婚车起码得10台以上,还得是豪车才有面子,一餐酒席几十桌,每桌餐标500元左右,最后剩的比吃的多,总的来说就是“劳民伤财”。“不过现在好了,直接把宴席新风写进村规民约、红白理事章程,把规矩定好,大家都轻松了不少。”
据了解,土城乡为改变乡内大办宴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情况,在辖区内14个村组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将节俭办宴席写进了乡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对办宴席的桌数、车辆等都有明确规定,让群众有规可依。
截至目前,土城乡14个村全覆盖修订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承诺、红白理事会章程等,特别是在村规民约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彩礼上限、宴席规模、招待范围、随礼金额等,引导村民主动转变观念,改正不良思想和陈规陋习。
“让酒席减负,更要让人情减负。”土城乡党委委员罗正艳表示,土城乡将继续立足实际,以城乡宴席新风小切口撬动基层陋习治理大格局,聚力营造乡风文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