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6版:秭归

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秭归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谭敏的履职故事

在秭归县屈原镇的莽莽大山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漆树坪村。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谭敏回乡创业二十余载,带领群众发展主导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受到群众的拥护,连续两届被群众推选为秭归县人大代表。

返乡创业 争当致富带头人

“在城里打工收入还不错,但长期漂泊在外不是一个长远之计,回家创业才是我的梦想。”2001年,在外打工多年的谭敏和丈夫回到家乡创业。

经过前期市场调研,谭敏从众多的创业项目中选择了生猪养殖。在她看来,“生猪养殖技术含量相对偏低,而且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养猪的习惯,发展生猪养殖大有可为。”

说干就干。2001年3月21日,在阵阵鞭炮声中,谭敏的“永乐生猪养殖家庭农场”在屈原镇漆树坪村二组三村落挂牌成立。

她探索实行“养猪+酿酒+沼气”模式,既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又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环境。几年后,谭敏的养猪场由600平方米扩大到1400平方米,她成为当地有名的科学养猪大户。

创业成功后,谭敏手把手地向周边群众传授种猪育种、仔猪繁殖技术,以市场成本价向周边群众提供饲料和兽药等,助推当地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2020年,谭敏被县妇联授予“秭归楷模·最美家庭”称号。

责任在肩 当好群众“领头雁”

谭敏带领村民致富的行为得到村民们的认可。2021年,她以绝对优势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小谭心肠好,性子直,有魄力,选她当村干部,我们双手赞成。”提起谭敏,55岁的村民刘菊秀竖起了大拇指。

岗位就是责任。上任之初,面对漆树坪村无主导产业、无村级集体收入来源的现状,谭敏深感压力巨大。

她通过外出学习和实地调研,发现三峡苹果柿产业具有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和市场好等特点,且漆树坪村的海拔、气候和土壤等条件也满足苹果柿的生长条件。

经过集体商议,谭敏与村干部一起赴外地实地考察,并与对方达成技术指导与产品销售合作协议。

一切准备就绪后,2023年,漆树坪村投资100万元建设的三峡苹果柿项目成功落地,初期发展苹果柿150亩。

面对外出务工人员多、土地撂荒严重的实际,为有效利用撂荒的闲置土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今年,谭敏牵头成立了村经济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全村近1000亩闲置土地统一规划,进行平整、管理。该项目每年不但可以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还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担当作为 乐为选民办实事

2021年10月,谭敏凭再次高票当选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也为她增添了更大的压力和动力。

5年前,仙女坪村村民谭国岗一次性从外地引进5000多株冬枣树苗,可多年来“只开花、不挂果”。谭敏所在的屈原镇第二代表活动小组知道情况后,现场“问诊把脉”,后又会同镇农技人大代表共同拟定技改方案,为冬枣树“对症下药”。

在人大代表的帮助下,谭国岗的冬枣树硕果累累、挂满枝头。

面对村里空巢老人多、生活不便等实际情况,谭敏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她与老人一起过端午、中秋,帮助打扫卫生,为老人理发,让他们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谭敏还经常深入选区,走访选民,调查研究,收集社情民意,当好选民的“代言人”。自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谭敏累计向大会提交9件建议,为推动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其提交的《关于落实农村安全饮水管护机制的建议》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已收到一定办理效果。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胡兴军 通讯员 郝光益 周迎春 廖伊玲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3-10-23 ——秭归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谭敏的履职故事 1 1 三峡日报 c270482.html 1 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