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大漠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中国人开启飞向太空新的征程——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送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奔赴“天宫”。
20载20人进入太空,华夏儿女叩问苍穹,步履不歇;
30战30捷一气呵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立新功。
汤洪波简历
汤洪波,男,汉族,籍贯湖南湘潭,硕士学位。1975年10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2021年6月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系统训练,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考核,成绩优秀,具备执行任务能力,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唐胜杰简历
唐胜杰,男,汉族,籍贯甘肃定西,学士学位。1989年12月出生,2008年9月入伍,201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经全面系统训练,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考核,成绩优秀,具备执行任务能力,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江新林简历
江新林,男,汉族,籍贯河南杞县,学士学位。1988年2月出生,2006年9月入伍,201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空军中校军衔。经全面系统训练,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考核,成绩优秀,具备执行任务能力,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神十六航天员
10月31日返回地球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任务后,瞄准10月31日返回东风着陆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
目前,在航天员与地面科技人员密切配合下,空间应用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共开展了70项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流体力学、航天技术等空间实(试)验和8项人因工程技术研究,获取了大量的实验数据,还有一些实验样品将随神舟十六号飞船下行,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综合效益正在逐步显现。
神舟十六号乘组返回前,还将视光照条件由航天员手持高清相机通过飞船绕飞拍摄空间站组合体,将有望在轨首次获取以地球为背景的空间站组合体全貌图像,这将是第一张反映空间站全构型的“工作照”。
神十七3名航天员
顺利进驻空间站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全国人民报平安。
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期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4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
神十七“太空出差”新看点
重返“天宫”第一人带领最年轻航天员乘组
汤洪波2021年作为首批执行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成员,亲历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历史时刻。时隔2年,他成为重返“天宫”第一人,也是截至目前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的中国航天员。
出生于1989年12月的唐胜杰和1988年2月的江新林都是首次飞行。唐胜杰是圆梦“天宫”最年轻的航天员。
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
除常态化工作外,本次飞行任务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当前,空间碎片日益增多,长期运行航天器受到空间微小颗粒撞击的情况在所难免。前期检查发现,空间站太阳翼也多次受到空间微小颗粒的撞击,造成轻微的损伤。
“当然,这是在设计考虑之中,目前,空间站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林西强说,但从面向空间站长期运行、验证技术能力出发,此次任务将由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通过出舱活动进行舱外试验性维修,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将使舱外活动能力和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安全性进一步提升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魏威介绍,本发火箭有多项技术状态变化,涉及设计改进、流程优化以及预案细化等方面——元器件国产化替代、软件配置项调整等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火箭可靠性与安全性;发射场操作流程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发射场工作效率;发射场预案进一步细化完善,也有助于出现异常问题时快速及时处理。
目前,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还开启了“发射一发、备份一发”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为航天员安全加上“双保险”。
中国航天史上的历次“第一”: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第一个月球探测器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按预定计划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第一次出舱任务
2008年9月27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后顺利返回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执行出舱任务。
第一个空间实验室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
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玉兔二号开始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这是人类飞行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
第一个火星探测器
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 探测器成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正式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
第一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第一个空间站
随着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发射升空,2022年底,我国首个空间站全面建成。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