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会一直乱下去,还是党组织有办法,激活了小区治理神经,吵架、堵车的现象没有了。”
“过去物业是我们赶走的,现在的业委会是我们选出来的,我们信得过!”
“必须感谢社区党委和小区党支部,感谢下沉到小区的党员,是他们一点一滴的付出,让长江瑞景由乱到治。”
10月中旬,记者走进位于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隆康路社区的长江瑞景小区,实地探访了宜昌市小区点状治理的成果。
众口难调,业委会“停摆”引危机
长江瑞景小区于2013年5月建成,现有住户1123户,业主4000多人,曾是全国网格化管理试点明星小区。2018年以来,因业委会多次组建失败,管理漏洞百出,小区自治陷入危机,长江瑞景小区一下子从明星小区跌落成远近闻名的问题小区。
“我一到社区,长江瑞景小区就有业主上门告状,列出小区消防系统损坏、小区监控失灵、水管破裂、路灯不亮、出现地陷等九大民生问题。”回忆过去种种乱象,隆康路社区党委书记易蓉记忆犹新,有业主甚至找上门闹事,给她这个新书记“下马威”。
易蓉介绍,2018年7月,因长江瑞景小区原业委会成员离职超过半数,导致业委会被迫解散。当时,街道、社区再次启动新一轮业委会组建工作,但最后因种种原因选举流产。根据相关规定,隆康路社区只得临时行使代管小区业委会职责,参与长江瑞景小区管理。
然而,近两年来,随着业主产权证办理不全、停车位不足、居民无活动场所等问题的凸显,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业主与业主之间矛盾纠纷不断升级,业委会完全“停摆”,投诉、信访更是“家常便饭”。
曾经的全国网格化管理试点明星小区,长江瑞景小区部分业主一度出现纷纷要求搬离的怪象,不仅令业主们直摇头,也令管理者十分“头疼”。
党建引领 小区善治有方向
“一定要把长江瑞景治理好!”
这是市里的声音,也是基层群众的强烈意愿。
可现实有些残酷,2021年初,易蓉刚当上隆康路社区党委书记时,长江瑞景小区有业主就到办公室“示威”,甚至阻碍社区工作。
面对长江瑞景冒出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上访业主,易蓉对工作人员表示:“老百姓有意见,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我们要让发怒的人,平静地走出社区。”
“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小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把小区治理得更好。”易蓉告诉记者,长江瑞景小区由乱到治,就在于党组织和党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8月,长江瑞景小区被纳入首批市级点状治理试点小区,长江瑞景小区由此开展了一系列治理工程。
针对小区反映的停车位不足、没有公共活动空间、150户没有办房产证、业委会没有成立四大突出问题,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和隆康路社区党委一道,上下联动,四面出击,重点整治。一方面,坚持党建引领,成立长江瑞景小区“大支部”,延伸成立5个楼栋党小组,做实“四长两队”,将党组织触角延伸到楼栋、到户。一方面,召开小区“大支部”联席会,聚焦业委会“选人难,成立难”问题,开展敲门行动,逐一入户,听民意应民声,组织发动业主参与选举。
2023年7月29日,211名党员、820名小区业主参与业委会选举投票,参与率分别达到 90%以上和75%以上。经过精心筹备和周密组织,终于从12名候选人中成功选出7名业委会正式委员、2名候补委员。不断规范物业管理,充分发挥业主信得过的瑞兴物业作用,让其融入小区治理,长江瑞景从此开启了小区自治新篇章。
多方助力,“问题”小区获“重生”
长江瑞景小区纳入点状治理后,包联单位宜昌市乡村振兴局派出一名脱产干部,参与小区治理。宜昌市委组织部、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组织小区党员干部所在的26家市直单位、市区包联单位、街道社区,召开点状治理专题座谈会,进一步压实街道、社区以及包联单位和下沉党员的责任。
伍家岗区委组织部、大公桥街道党工委、隆康路社区党委会同长江瑞景包联单位,以及小区业委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把小区居民的“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最大潜力挖掘公共区域停车资源,并纳入全市停车场建设,盘活179个停车位,一年来没有发生争抢停车位矛盾;联合宜昌市乡村振兴局,打造了党群连心站,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联动相关部门解决了150户居民的产权办证问题。
如今,长江瑞景小区矛盾纠纷消失了,吵架堵车没有了。9月中旬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长江瑞景纳入市级小区点状治理以来,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对小区治理的综合满意度达到80%以上。昔日的问题小区脱胎换骨获得“重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小区。
“长江瑞景由乱到治的成果表明,小区善治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业委会的贴心服务、离不开业主与各层级组织的通力合作。”伍家岗区大公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袁东感慨地说。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高秉喜 通讯员 魏宏博 李晓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