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通讯员熊会会、张薇、高琦)10月 25 日,饱受膝关节疼痛多年的李大爷换上了新的膝关节,术后第二天,李大爷顺利下床活动,为他做手术的除了医生,还有“机器人”。近日,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骨科成功完成多例机器人辅助下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标志着该院骨外关节置换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77岁的李大爷右膝关节疼痛多年,苦不堪言。因近日疼痛加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老人来到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寻求帮助。经诊断,李大爷患有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医院骨外专家团队决定为他进行机器人辅助下膝关节置换手术。
术前,机器人通过患者CT数据进行精准建模,选择出合适的人工关节假体型号及安放位置,规划出最佳截骨厚度、方向、角度,医生通过机器人提供的三维立体图像,为患者制订了个体化手术方案。
“手术并不是完全由机器人操作,术中,机器人根据预设的指令,自动调整机械臂末端摆锯位置和角度,使截骨锯片自动对齐手术规划的截骨平面。医生根据机器人的提示操作机械臂完成截骨。”仁和医院骨科主任周游介绍,通过机械臂进行手术,最大的优势是精准。
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周游带领团队顺利为患者植入膝关节假体,术后第二天,李大爷在医生的指导下,顺利下地活动,困扰已久的疼痛明显改善。
周游表示,虽然是“机器人手术”,但机器人并不能取代医生,外科医生需要在术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截骨量进行合理的调整,在提升手术流畅性的同时,有效提升手术的安全性、精确度,缩小创伤面积,减轻病人疼痛,有助于实现病患快速康复和长期的良好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