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朱佳怡)当阳全力打造劳动风险监测研判处置平台,极大降低了劳动者和市场主体化解劳动争议的时间、资金和人力成本,将欠薪问题“扼杀”在源头,更好地帮群众解决劳动保障维权问题,为劳动者提供“安心”“放心”“舒心”的工作环境。今年以来,该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通过劳动风险监测研判处置平台,实时监测全市35个在建项目,发现处置问题线索14个,为760名劳动者及时追讨欠薪1892.37万元。
打造智慧新平台,根治欠薪有“良方”。当阳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打破行业壁垒,联合住建部门共同打造劳动风险监测研判处置平台,将全市在建项目纳入宜昌市“安薪在线”“智慧工地”监管系统进行实时监管。搭建“云上”监测平台,共享劳动用工信息,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工人工作和考勤打卡的情况,还能够对各项目“五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实时监管和系统预警倒逼项目管理人员规范建筑市场用工管理,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权益。
设立维权工作站,根治欠薪有“良医”。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工地均设立了劳动保障维权工作站,一对一配置劳资专管员和劳动保障监察员,负责项目劳动用工日常监管。劳动风险监测研判处置平台将欠薪预警推送至相应工作站,劳资专管员及时受理、科学分析、现场协调、极力化解,不断提高未诉先办意识。对于比较难办的“痼疾”“顽疾”,劳动保障监察员会进行全程督办,配合劳资专管员高效化解工地上的劳务纠纷,实现“小事不出站,维权就地办”。2023年以来,通过设立劳动保障维权工作站,受理39起欠薪案件,为124名劳动者追讨欠薪156万元。
形成全域化机制,根治欠薪有“良药”。对劳动风险监测研判处置平台发现的欠薪隐患,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下发督办函,转办至相应属地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对辖区内、行业内的在建工程项目“五项制度”两个月以上未落实的情况进行排查,建立欠薪隐患台账,督促项目完成落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并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反馈处理结果,形成全域化“工作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