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不染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电脑、一顶警帽、一顶草帽……11月2日,记者走进秭归县公安局九畹溪派出所所长韩涛的办公室,一切还如43天前的样子。
韩涛牺牲后,他的同事们用最质朴、最真诚的方式,怀念这位曾经的战友、兄长、亲人。
在同事们的眼中,韩涛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是秭归全体干警的榜样,是“我们心中最亮的那颗星”,他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用生命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险事难事都冲在前面”
“性格好、肯吃苦,险事难事都冲在前面。”采访中,秭归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副大队长向军这样评价韩涛。
向军是韩涛的生前同事,2014年,韩涛在九畹溪派出所任副所长时,向军担任指导员。
向军清楚地记得两人一起执行任务时的情景,“韩涛年轻,身体灵活,不怕脏、不怕累,办案时钻猪圈、翻地窖、爬烤烟房这些苦差事,总是抢着去干。”
水田坝派出所所长刘雄曾与韩涛一起在归州派出所工作12年,他对韩涛的热心快肠印象深刻:“乐于助人,是个喜欢管‘闲事’的警察。”山区乡镇山大人稀,当时处理警情大部分靠步行,但不管多远,韩涛都走在前面,从来不喊累。
面对危险,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像一座高大的山峰,挡住风雨,让身后的同事感受到安全和温暖。“90后”民警游强说,“韩所长非常关注年轻人的安全,遇到危险总是找‘借口’让我们站到后面,我们感到踏实又有力量。”
坚持办好群众每一件“小事”
在基层派出所,与群众打交道时,要与群众交心贴心,用心用情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韩涛与群众打交道“自有一套”,这是所里同事公认的。
“矛盾纠纷应该如何处理?”“你到现场后首先要了解双方诉求,农村许多纠纷都是因几句话挑起的,都在争一口气,你要想办法顺着他们的话说、平他们的气。”九畹溪派出所副所长蔡兴伦说,所里年轻人多,工作经验不足,韩涛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传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经验。
去年9月,33岁的蔡兴伦调入九畹溪派出所,一直借在县局办专案,今年7月初重回工作岗位。
他与韩涛都是甲状腺切除者,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但对韩涛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办好每一个“小案”、办好群众每一件“小事”的精神佩服有加。“韩所长工作能力强,在他的带领下,所里非常团结,内外一心,工作非常愉快。”
秭归县公安局信访室主任王登峰曾与韩涛共事3年。他说,正是因为韩涛用一颗诚心对待群众、同事,善于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立场解决问题,才及时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筑牢了辖区社会稳定的群众基础。
“他对自己非常节约,鞋子破了一个洞,用胶水一粘又穿,舍不得买双新鞋,而对困难群众,他总是很大方。”辅警王兴明回忆,韩涛经常帮家庭困难的村民代缴交通违规罚单,“那都是几百块几百块的代缴,和他同事5年多,每年都有三五起。”
“交通执勤的时候,不要站在车头前面,防止司机慌乱中出现误伤。”王兴明说,韩涛的教诲他至今仍谨记于心。
他像一团火,发光发热
在同事的印象中,韩涛像家人,敦厚友爱,还像一团火,发光发热。
“那天中午,韩所还在给我安排工作,叮嘱我多辛苦点,尽量为办事群众提供方便。”女民警栾雅琴去年初分配到九畹溪派出所,韩涛说山区派出所条件相对艰苦,一定要把民警的工作、生活都安排好。他和同事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栾雅琴感动,“他是一位温和但又很负责的领导,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
“他以所为家,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派出所指导员闫园说,每逢节假日,韩涛总是对大家说:“我年纪大些,女儿也上大学了,我来值班,你们都回去休息,多陪陪孩子和家人。”
闫园说,韩涛清楚地记得每名民警辅警的生日,在生日当天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吩咐食堂阿姨加几道好菜。
每到饭点,只要出警的同事在归来的路途,韩涛就提议兄弟姐妹,等待出警人员回来后一起用餐。他说,“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就要等人坐齐了再开饭。”
“可现在,食堂的圆桌上再也等不到他了。”说起这些,栾雅琴无语凝噎,泪流不止。
“一路走好,我辈当奋然。”九畹溪派出所指导员闫园表示,韩涛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战友们前行,将以韩涛为榜样,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维护治安、服务人民,以忠诚铸警魂,建功新时代。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胡兴军 通讯员 郑家裕 周华山 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