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春艳 通讯员 胡梦潇 谭雪姣
走进猇亭街区小巷,城市建设者们正手握画笔描绘新的图景。不经意间,头顶的“蜘蛛网”消失不见,破旧的老旧小区,修旧换新后拥有了新的生命。约上三五好友,穿行在正大路、金岭路、商业三街,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井然有序的菜市场透出浓浓的烟火味。
今年以来,猇亭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以共同缔造理念分类连片统筹推进危旧房和老旧小区改造,打造精品小区、完整社区、活力街区。
综合整治老旧小区
40栋房屋旧貌换新颜
“段婆婆,你来看一下,这个防盗网能不能拆?”昨日,记者开车驶入猇亭区华宇小区,一名施工人员正与一位老人交谈。
“她就是段秉华,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主任,我们都喊她段婆婆。”同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小区改造,她每天6点守在小区门口,指挥交通、负责项目现场施工协调。
华宇小区由单位集资建房和还迁楼组成,是典型的杂居小区,共有居民近500人。由于建成年限长,小区地下管网老旧,墙体多处脱落,存在安全隐患。今年,华宇小区成为猇亭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段秉华带领小区业委会挨家挨户做工作,获得居民的理解与支持,该小区率先推进。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栋已经拆除外架的房屋换上了崭新的防盗网、玻璃窗,外墙刷上了真石漆,新建成的生态停车场上,车辆整齐停放。还有几栋房屋正在施工中,未拆除的防盗网和陈旧的玻璃窗显现出这个小区原本的模样。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施工队正抓紧施工,目前已完成70%,预计年底可全部完工。
“跟改造前相比,面貌完全不一样了,小区环境变好了,住得心情舒畅。”站在火热的施工现场,小区居民刘婆婆开心不已。
华宇小区是猇亭聚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该区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通过座谈研讨、入户等多种形式,深入讲解政策和设计方案,倾听居民改造需求和意见建议,部分小区支持率、参与率均达100%。项目已完成全过程咨询招标和一期、二期工程招标,一期计划改造40栋房屋5万余平方米。目前,华宇-新苑片区施工已全面铺开,二期老旧小区改造即将全面启动。
店牌店招提档升级
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店牌店招是店铺形象的浓缩,也是城市形象的体现。今年以来,猇亭区以整治破旧店牌店招为切入点,开展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有了极大提升。
刘女士在猇亭生活了10多年,在她的印象中,居民集中点从早到晚嘈杂纷扰,店牌店招年久失修,头顶飞线星罗棋布,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城市病”日渐突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猇亭区相关部门对金猇路、猇亭大道、正大路、桐岭路合围的区域进行改造。对商家店牌店招统一设计统一更新,并制作店招手册。如今,改造后的街道面貌焕然一新。
“新的店牌店招好漂亮,道路扩宽刷黑了,还修建了停车场,空中的蜘蛛网都下地了。以前脏乱差的商业三街变成了人人爱逛的小街巷。”刘女士说,曾经道路拥挤、停车困难的老旧商圈,兴建起一大片停车场;过去绿化面积小、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的居民区,开辟出一个个“口袋公园”。
城市更新不仅是修补、修复,更要激活发展空间。公园里跑步健身、金猇广场闲逛娱乐、社区活动室打打乒乓球……城市更新工作开启后,家住新苑小区的陈女士将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绿化退化、道路破损、停车困难……说起老旧街区的过去,陈女士提到诸多“不便”。从细微之处入手,猇亭通过城市更新赋予老旧街区、传统商业圈更多的功能。该区按照片区化、金融化方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科学制定了该区3类16片的城市更新总体方案,并确定了“三区两街一巷”的样板区范围,以片区为单位,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传统商圈提档升级、老旧街区改造提升、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提升城市气质
持续更新拓展空间
猇亭区委七届六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推动千亿滨江临空产业新城加速崛起,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先导区,以“立规之地”的使命担当续写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猇亭答卷”。
城市更新是猇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据猇亭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区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整体方案已出炉,根据《方案》,猇亭区城市整理范围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北以古老背路为界,南抵迎宾路,西至长江,东连凌云大道,面积约5.51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3年至2035年,更新范围涉及2个街道,9个社区,规划范围内有1处历史文化街区——织布街。
按照规划,猇亭区通过城市更新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使猇亭从工业城市向产城融合示范区转型,同时为白洋新城提供生活和配套服务,积极融入宜昌“1+1+3”的城市空间格局,助力猇亭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先导区。
为全力推进城市更新,猇亭区将全面完成主城区老旧杂居小区改造。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面提升给排水、燃气、供热、供电等设施运行水平,推进管网下地,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青年活力之城。实施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工程,加快完善大型商超、影院、餐饮、酒店等配套服务,推动消费业态升级,打造多层次特色商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