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科技职业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形成“岗课对接,课证融合,赛证融通,课赛一体”的综合育人新格局。
岗课对接,让技能人才“香”起来。学校以数控专业为试点,成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聘请社会企业技能大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并进入委员会。提升专业结构与宜昌重点产业匹配度,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融入思政元素,以岗定课。以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载体,引入项目教学法,打破传统师带徒“模拟训练”教学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融合。
课证融合,让技能人才“强”起来。学校对标行业企业标准,打造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合企业认证内容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1(学院)+1(行业)+N(若干企业)”产教融合育人新机制,实现了教学课程、证书认证、行业企业的“接轨并进”。近三年开展技能等级认定2万多人;面向社会开展人才培训评价,推行“互联网+”培训模式,创新建设数字课程资源,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赛训一体,让技能人才“精”起来。学校建立国省市校四级竞赛体系,加强技能大赛基地建设,将大赛内容融入课程内容、大赛项目融入课程资源、大赛评分标准融入课程评价,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多人入选第44、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
赛证融通,让工匠之师“优”起来。近日,市教育局公布2023年中职学校“双师型”评审结果,学校122人上榜。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引领作用,“岗课赛证”融通,以融强师。周玉堂入选湖北省教材委员会;胡玉兰、周宓参与旅游咨询员国家职业标准制定;王刚入选国家职业标准评审专家;张凤姝主编的理实一体《设备电气控制技术》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胡珍妮入选人社部全国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培训讲师;朱浩然被授予第45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教练”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三峡日报通讯员 徐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