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方勇华,通讯员郑振亚、杨玉玲)11月7日,宜都华迅智能输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库房里货物整齐装箱,等待发往中亚等地市场。
“这个月将会有600多万元的订单发往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约300万元的订单发到埃及市场,今年海外市场的销售业绩达到了20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0%。”华迅智能国际市场总经理邹红梅介绍说。
本次发货的输送设备共计23个集装箱,总金额780万元。上个月22日,同一个地方,18台满载货物的车辆从厂区驶出,直奔张家港进行集港装船,通过海运发往印度尼西亚市场。在国际市场,华迅智能公司的输送设备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国际市场份额的逐年增长离不开企业的科技创新,宜都华迅智能持续推动散料输送技术更新迭代,各项核心技术指标不断提升,保证了输送设备产品既有“研值”更有“品质”。
“公司现有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参与了2项国家标准的起草。严控产品品质,通过技改扩能,推动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截至目前,主机、配件的生产数量,较去年同期均有5%以上的增长。”邹红梅说道。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市场主体抢抓共建“一带一路”契机掘金海外市场的“关键期”。对华迅智能公司而言,“走出去”抢滩海外市场,正迎来全新的机遇。
搭乘“一带一路”东风,华迅智能在2020年专门设立外贸部门,自主开拓国际市场,并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作为公司的市场重心,分别有埃及、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的客户到访,完成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询盘报价100余次。
向外打开“朋友圈”,产品过硬是“敲门砖”。2022年,公司获得1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参与1项国家标准起草,先后入选湖北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公司生产的“散料输送设备”被认定为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规模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小零件拉来大订单”……华迅智能输送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是宜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聚焦小微企业主体,激发经济发展源动力。近年来,宜都市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领军型企业”梯次培育路线,通过构建创新驱动激励机制、实施中小企业信用培植工程、人才新政等举措,助推中小企业技改扩能和产品研发。建成“都信贷”云上信贷超市,深化金融赋能,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在宜都迅速崛起,成为助推宜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截至目前,该市拥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家、省级“单项冠军”产品企业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