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9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2版:要闻

守牢流域安全底线 护航绿色低碳发展

——宜昌检察院打造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田东明 皮亚捷 通讯员 谭晓禹 杨祎 邓正蛟

10月中旬,“新时代湖北政法工作十大创新品牌”出炉。

宜昌市人民检察院“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成功入选,从全省30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为长江流域司法治理提供了“检察样本”。

在11月2日举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找到了宜昌市检察机关脱颖而出的原因。

新闻发布会搬到生态治理现场

11月2日,宜昌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助力流域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在猇亭召开。

这是继去年宜昌市检察机关在长江江面举行“水上新闻发布会”后的又一次创新之举。

有别于以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次新闻发布会把会场设置在岸线修复与生态治理现场——灯塔广场。与会人员幕天席地,在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江生态画卷中,走进“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

“在我的左手边大家可以看到,大江奔涌、百舸争流,岸上苗木成林、风光旖旎。就在五年前,灯塔广场的原址还是大量煤炭露天堆放,下雨天含煤污水沿江漫流。转运煤炭的大型货车穿梭往来,抛洒的粉尘四处飞扬。”猇亭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吴俊峰说。

如今,在猇亭区17.2公里的长江岸线上,水清岸绿、风景如画,灯塔广场、长江大保护公园、织布街依次布局,形成了长江沿岸绿色生态廊道,成为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之地,吴俊峰补充道。

吴俊峰介绍,猇亭区人民检察院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对煤炭露天堆放、含煤废水污染长江等问题进行专项监督,多次与相关行政部门开展磋商,积极督促职能部门形成履职合力,全面推进沿江码头集中整治,拆除砂场、复绿岸线、修建公园。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中省市媒体记者现场参与增殖放流,查看船舶废弃物回收,参观长江大保护教育基地,聆听检察官的介绍讲解。

“今天我们放流的28万尾鱼苗,是我院办理案件中的28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出资购买的。”宜昌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余进介绍道,宜昌市检察机关探索开展拟不起诉犯罪嫌疑人自愿参加社会公益服务试点改革,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修复长江生态环境。

典型案例登上央视《今日说法》栏目

宜昌得益于长江咽喉枢纽的区位优势,船舶工业发达,新型标准化船舶和新能源船舶制造规模居全省、全国行业前列。

2021年12月,宜昌检察机关组织对流域内的船舶修造企业和航运公司进行实地调查,查明有11家在修造过程中未采取污染防治措施,5家未取得修造资质,25家未取得拆船环评审批手续。

2022年1月至8月,宜昌检察机关先后向11家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促使相关企业合规经营,消除环境污染隐患;加大对长江沿线船舶修造企业执法检查力度,规范拆解行为。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督促企业全面自查自改,依法合规经营;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企业规范处置危险废物,补办环评手续,组织全市船舶企业自查整改,有效促进行业整治。”承办检察官介绍,该案被最高检评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典型案例。

宜昌作为长江航运重要节点,每年有6万艘船舶待闸通行,船舶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宜昌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办理长江船舶污染治理公益诉讼案,推动实现船舶污染物闭环处置,该案被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报道。

一组数据反映了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力度:

全市检察机关依法起诉生态环境犯罪957件,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566件,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00余份,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推动出台管理制度20余项。

全市检察机关6起案件获评全国典型案例,9起案件获评全省典型案例,“长江大保护十大专项行动”获评宜昌市第四届“法治建设十件大事”,“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获评“新时代湖北政法工作十大创新品牌”。

流域执法从“九龙治水”向“协同共治”转变

“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是宜昌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定位,更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科学运用系统的观念和统筹的方法推动流域综合治理的具体举措。”宜昌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晓华说。

为扎实有效推进该项工作,市检察机关主要创新三项做法:

——创新办案组织。成立16个“长江大保护检察工作办公室”,将葛洲坝检察院打造为长江大保护专门检察院,以办案队伍专业化推进流域司法治理专业化。

——创新办案模式。探索践行“刑事打击先导、公益诉讼主导、民事行政跟进”的系统办案模式,推动“四大检察”融合履职,提升流域综合治理司法效能。

——创新检察模式。以“属地检察+交叉检察+巡回检察”为抓手,深入践行“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修复、系统治理。

一系列的创新做法,不仅为破解上下游不同步、左右岸不同行、干支流不统一的跨区域治理难题提供了检察治理新路径,还通过发挥检察监督一线串珠作用,打通了部门壁垒,推动流域执法从“九龙治水”向“协同共治”转变,切实提升流域执法司法效能。

据宜昌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许一鸣介绍,近年来,宜昌检察机关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流域综合治理一系列部署要求,聚焦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和“三峡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依法能动履职,协同推进流域多元共治,为长江流域司法治理提供宜昌“检察样本”。

大江东去,长卷万里。全市检察机关将全力做好“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助力流域综合治理”专项工作,以检察之力守牢流域安全底线,护航绿色低碳发展。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3-11-09 ——宜昌检察院打造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 1 1 三峡日报 c272047.html 1 守牢流域安全底线 护航绿色低碳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