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赵璟一 通讯员 宋月
11月7日,宜昌众赢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众赢药材”)生产线一派繁忙,天麻、茯苓、半夏、陈皮等中药材正通过生产线末端装袋,即将发出。
众赢药材是我省最大的中药材原料出口合作社,产品远销泰国、越南、日本、朝鲜等国家。
“随着海外市场对中医药接受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医药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的亮眼表现,合作社经营业绩逐年攀升。今年前9月,合作社出口订单达3045万元,销售总额超1.2亿元。”众赢药材总经理郭芷均说。
建立溯源体系,种道地好药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质量主要受种植、贮藏、流通等环节影响。
“就拿陈皮来说,制作工艺简单,只需剥皮、晒干,但是中药材要打入国际市场,应确保从田间到病人服用全过程都系统规范。比如,出口到日本的陈皮就有411项检测指标。”郭芷均说。
一次退货经历,让郭芷均印象深刻。2018年,众赢药材的一批陈皮运到日本后,被发现有一项农残超标。客商专门派检测员对种植基地进行检测。经过调查,原来是收果过程中,果皮被保鲜剂污染。
此事过后,众赢药材决定从田间地头就开始把控中药材质量,将安全生产延伸到药材的种植、管理、加工、销售全过程,形成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追溯体系。
“我们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种植基地,统一发放种子(苗),标准化种植,统一加工,标准化运输,严格质量监测标准,实现了全流程质量追溯,确保道地好药材。” 众赢药材基地管理负责人杨昊介绍。
目前,众赢药材共有31个品种获得出口型企业GACP(欧盟、世卫组织药用植物种植和采集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成功进入全球最大的汉方药企供应链。
发展定制药园,农民增收致富
走进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梁山村中药材基地,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当归、白芷等道地药材生长正旺。
2019年,梁山村与众赢药材达成合作协议,实行订单种植,市场价保底回收。从药材的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到采收,众赢药材选派技术人员全程指导。
“中药材市场波动大,以前我们自己搞,亏了50多万元。如今,合作社跟众赢药材合作,有固定销售渠道,基本零风险。”宜都市梁山益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绍苑说。
定制药园是粮药套种模式。“原来一亩玉米收入1000多元,现在套种当归一亩地能增收4000多元。”叶绍苑介绍,合作社已带动40多户农户,种植中药材180多亩。
“我们探索出了‘支部引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农民获得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郭芷均说。
药农有盼头,企业有赚头,产业有势头。众赢药材带动宜昌9个县市区、30个合作社、6000多农户种植中药材。以鄂西为辐射圈,分别在神农架林区、恩施、十堰、荆州等区域,建立40多个中药原料基地,基地面积达5万余亩,实现农民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
延伸产业链,打造区域品牌
立足传统、勇于创新,让老中药焕发新时尚。“现在,年轻人流行朋克养生,我们开发了代用茶、养身茶等药食同源产品,进一步延伸中药材产业链。”郭芷均说。
在众赢药材电商发货区,一箱箱包装好的代用茶即将发货,食品电商统计员罗倩忙得不可开交。“近期每天发货3000多单,高峰期一天可发货近10000单。”罗倩说。
近年来,众赢药材与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联合研发,共同致力于种源、加工、功效等技术攻关。
目前,众赢药材已开发了20余种具有三峡地区特色的药食同源产品,主要包括药食同源系列单品、代用茶系列、汤品包系列、草本药包系列等,提高中药材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进一步做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今年,宜昌着力打造“峡州本草”公共区域品牌。“作为区域品牌的使用主体,我们正与相关企业单位加强合作,进一步叫响宜昌道地中药材品牌。”郭芷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