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胡兴军 通讯员 黄璐 郭婧婧
编者按
近年来,秭归县水田坝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中国橙谷·离地运动小镇发展定位,抢抓中国橙谷·环吒溪河4A级旅游度假区、 环吒溪河共同富裕先行带“双创双建”重大机遇,积极探索农文旅体融合发展、高山低山协同发展、一二三产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放大“一湖清水、两岸香橙、三栖运动、四季鲜果”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多彩橙谷”“运动橙谷”“文化橙谷”“智慧橙谷”“生态橙谷”“活力橙谷”,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
以脐橙产业发展为核心
鼓动乡村振兴经济脉搏
一江秋水碧,两岸脐橙香。深秋时节,走进水田坝乡,橙树蓊郁,硕果满枝,丰收的色彩在和煦阳光下交相辉映。
水田坝乡境内层峦叠嶂,坡徒地少,生存环境恶劣。近年来,该乡通过大力发展脐橙产业,把穷山恶水变成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依靠脐橙产业的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之路。
作为秭归脐橙的核心主产区,水田坝乡现有脐橙种植户8000多户,全乡脐橙种植面积突破6.5万亩,产量超过13.2万吨,其中脐橙亿元村3个。
历经30多年不断探索,已形成早中晚三个脐橙种植带的模式,海拔350米以下为晚熟脐橙带,种植伦晚、红肉脐橙;350-500米为中熟脐橙带,种植纽荷尔、林娜脐橙;500-600米为早熟脐橙带,种植早红、福本脐橙。全乡形成了海拔600米以下梯次种植、早中晚熟四季鲜橙错位上市的产业格局。
该乡通过科技创新、品种调优、结构调整,持续推进脐橙产业提档升级,扩粗延长产业链,打造脐橙产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高地。围绕降低柑农生产投入、提升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价值,坚持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思路,着力提升脐橙产业现代化水平,努力实现脐橙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智能化、市场化。
一橙联动百业旺。依托脐橙产业,该乡积极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63家,网络农户3000余户,培育职业经纪人、新型职业农民500余人,促进脐橙产业营销市场化。延伸扩粗脐橙产业链条,成功引进多美橙50000吨秭归脐橙精选交易中心、荣升20000吨脐橙精选加工平台、橙缘、湖北携尔·优生活等投资2亿多元的农业产业项目,逐步形成了涵盖脐橙分选、加工、包装、仓储、物流、交易等于一体的脐橙全产业链,全乡市场主体达到2264家,成为秭归脐橙江北加工交易中心。
目前,该乡以“四季脐橙”为支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雄厚的产业基础吸引30余名外出青年返乡创业,片区电商每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在不适宜种植脐橙的中、高山地区,该乡则大力发展茶叶、核桃、金丝菊、小水果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
助力乡村振兴提“颜”增“质”
10月17日,记者在水田坝乡上坝村5组看到,村民姜斌正在请人更换房顶旧瓦。“我这栋房屋再不改造就太影响美观了,吒溪河边是越来越好看了,我可不能落后了。”姜斌说。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该乡秉持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工作方法,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落夜话等形式,倾听人民群众相关诉求,征集意见形成任务清单。
自2022年起,该乡整合利用水利湖泊、三峡后续、棚改、交通、国土等部门和自筹资金近3亿元,强力推进擦亮小城镇建设。在环吒溪河区域内结合“清违行动”,开展了以“拆棚子、建园子、撒花籽、清屋子、美院子”五大工作为重点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沿线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提升区域整体形象,扮靓美丽乡村容颜。
乡党委政府统筹专项资金,深入实施“千户示范万户整治”工程,推进车进橙园、树进庭园。结合项目建设,加强集镇管理综合执法,依法拆除违法建筑57处3892平方米,拆除违规雨棚287个,整治出店经营124处,统一规范集镇店牌293户。并向上坝、下坝、龙口等环吒溪河城郊结合部延伸,进行湖畔房屋立面改造,修建花坛1.2公里,栽种三角梅、月月开3500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75盏。
改造集镇管网8.7公里,集镇全域实行雨污分流、弱电入地。建成拥有300个停车位的智能生态停车场,完成集镇农贸市场、三峡移民复混肥厂、集镇水厂“三项回购”,将新农贸市场商超化,破解了集镇建设“肠梗阻”问题。
创新开展“秀美家园·扮靓橙谷”活动,实施集镇绿化、黑化、亮化、美化工程,以诗人的情怀、工匠的精神精建细管,让橙谷小镇四季有花、四季有果、五彩缤纷、流光溢彩、婀娜多姿,成为镶嵌在三峡旅游版图上的一张新名片、打卡地。
由橙谷公司投资1300万元建设的橙谷酒店已开业营运。由楚元集团投资6800万元建设的兰台酒店主体已完工,集镇功能日臻完善,品质品味不断提升。2021年,水田坝乡荣获湖北省第七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殊荣,被评为全省“擦亮小城镇”试点乡镇、示范乡镇。
以农文旅体融合发展为抓手
激活乡村振兴“一江春水”
吒溪河畔,水田坝乡龙口村脐橙观光采摘小火车近日正式投入试运营。坐上这列名为“振兴1号”的小火车,缓缓穿行在橙园中,漫山遍野橙黄橘绿的景象,随着风景在视线中慢慢倒退,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前来观光的游客无不陶醉其中。
2022年,秭归抓住中央彩票公益金投资机遇,推进吒溪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以五大振兴互融互促,让示范区内乡村振兴更有活力、产业发展更有潜力、人文民风更有魅力、生态环境更加美丽,激活了片区发展的“一江春水”。观光小火车便是该项目的子项目之一。
近年来,水田坝乡以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活风情为依托,大力发展以红色文化、屈原文化、峡江文化、移民文化等文化符号为特色乡村旅游,推进农文旅体融合发展。
借助于“中彩”项目,该乡在脐橙园里建设空中观光廊道、自行车驿站、脐橙文化馆、直播平台,新建步游道、立体脐橙观光廊道、休憩平台、网红打卡和直播平台,在停车场、果园内、廊道边的醒目位置广泛植入“橙”符号、“橙”元素、“橙”IP,建设具有浓厚脐橙文化底蕴的美丽乡村,推出“橙”意满满、四季鲜橙采摘游等精品乡村旅游路线。
“橙渔乐宴”“懂橙农家饭庄”等一批依托吒溪河振兴示范区的民宿、饭店崭露头角,通过橙园采摘、亲子游乐、民俗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乡土范儿”“农家味儿”“野趣儿”。挖掘茶旅文化,围绕正存茶旅融合基地,开发茶园生态游等茶旅产品,推动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赓续红色文化,推动马营红色教育研学基地提档升级,将马营片区打造成区域性团队拓展营地、高山生态康养基地、红色旅游胜地……
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该乡已建成花儿岭、心依岭滑翔双向起飞场、标准降落场,配套建设停车场、接待中心等设施,是华中地区乃至全国最理想的滑翔基地。2021年,该基地被中国航协航空运动管理中心授予中国航空飞行营地、国家级滑翔运动员培训基地。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该乡内培外引,划行归市,丰富业态。大力发展集旅游民宿、乡村客栈、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商贸物流于一体的商业集群,在沿江路建设集美食、茶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打造橙谷“会客厅”的接待中心、消费中心、活力中心、展示中心,繁荣“夜色经济”,让橙谷集镇活力四射。
以集体经济发展为突破
破解乡村振兴发展瓶颈
10月14日,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措勤县党政代表团到水田坝乡考察学习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社会治理及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考察过程中,代表团成员对严坪村“严评严选”精品超市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先后购买脐橙、茶叶、小青柑等土特产品近7万元。
2022年以来,严坪村围绕脐橙和茶叶两大主导产业做大集体经济蛋糕,用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加速调整和农民大幅增收。2022年,全村完成集体经济经营收入41.42万元,比上年度增加20.72万元,村民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该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成立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脐橙、茶叶、小水果培管、采摘等专业化产业服务,为群众解决发展产业无劳动力、无种植技术的忧虑。在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脐橙品质,柑农每亩增收600元。
着眼于脐橙品质提升、土壤条件改善等群众“心头梗”,集中采购农资580吨,为群众节约种植成本400元/亩。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利用村闲置土地种植虎杖80亩、菊花20亩,带动周边118个农户种植菊花188.9亩,预计可为集体创收10万元、农民增收50万元。
开办“严坪严选”农产品精选直营店采取“公益事业+会员服务”的模式,在满足村民日常生活所需物资的同时,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营业5个多月来,销售额50万元,为集体经济创收5万余元。”超市负责人向爱民介绍。
严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只是水田坝乡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破解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乡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幸福村落”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行“建强一支队伍、谋划一条出路、发展一个产业、做大一块蛋糕(集体经济)、幸福一个村庄”模式,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马营村借助“红色乡村”项目,对原有研学基地接待能力进行升级,今年暑期共举办两期夏令营,帮助增收村集体经济15万元。扶持严坪、正存等村组建农资配送服务社,龙口等村组建田间管理、采摘等劳务服务队,收回野桑坪村、龙口村80余亩村集体脐橙园,扶持兴合、下坝、龙口、青蒿峪、三溪河等村集体31条果园单轨运输投入运营,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水田坝乡党委书记韩建华表示,水田坝乡将立足背靠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位优势,抢抓房五高速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扎实开展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提升质量“一降两提”行动,在各项工作中争政策、争项目、争先进,创示范、创经验、创实绩,强力推进乡村振兴,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秭归建设世界级生态文明窗口贡献橙谷力量。
走进水田坝
峡江明珠水田坝乡,地处秭归县北部,东、北与兴山县接壤,是集三峡库区、革命老区、毓秀山区为一体的脐橙之乡、移民之乡、康养之乡、休闲运动之乡,脐橙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超过13.2万吨,茶叶种植面积8900亩,核桃种植面积2.6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
水田坝名片
·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
·省级森林城镇
·省级生态乡镇
·省级卫生乡镇
·湖北省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
·湖北省擦亮小城镇试点乡镇
·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
·中国航空飞行营地
·国家级滑翔运动员培训基地
·宜昌市级文明单位
·宜昌市“擦亮小城镇”示范乡镇
读者微评
乡村振兴的“水田坝实践”
宜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方式,按照“城市集聚、产业集群、布局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要求,加快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发展质效。
水田坝乡在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注重转变发展理念和方式,以脐橙产业为核心,通过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将传统产业打造成拳头产品、富民产业。同时,以集镇为依托,对标4A级旅游度假区规范,打造优质脐橙中心、运动休闲中心、科教文卫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加速推进环吒溪河4A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塑造了橙谷旅游品牌,也有力地推动了产镇协同发展。
这种以产业为核心、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模式,不仅让水田坝乡成为了一颗璀璨明珠,也为其他地区探索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水田坝乡一定会继续保持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继续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地区能够借鉴水田坝乡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