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7版:伍家岗

小小板凳连起居民的心

——张家坡社区“陌邻”变“睦邻”

三峡日报通讯员 冯杰 文竹

近年来,随着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深入,张家坡社区探索实行以居民协商议事为主要内容的“小板凳、大民生”协商议事制度,原来散沙般的居民慢慢凝聚成“一盘活棋”,在他们共同出力、共建共管的努力后,曾经的“老破小”社区变了样子。社区的“80后”党委书记洪娇是这场蝶变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她说:“是小小板凳连起了大家的心。”

小板凳上的议事会

“小区、楼栋基本就是半开放,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居民没有安全感,卫生环境也差。”洪娇说,在无物业小区生活,缺少楼栋单元门是困扰居民多年的心病。

2021年6月的一天,十几位居民在洪娇的召集下,在社区广场进行了第一场“小板凳、大民生”居民协商议事会,讨论的主题就是该栋居民提出的安装单元门的请求。居民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最后形成了社区出资安装、居民自筹电费、各家轮流管理的决定。当年7月9日,第一扇电动单元门安装到位,楼栋居民轻开轻关,无比珍惜,享受着通过“小板凳”协商来的福利。

“对居民关心的问题都采用议事会方式协商,议事会分‘提、议、定、做、评’五步,每月中旬召开,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建议,让群众的事群众自己说了算。”洪娇说,“小板凳”就位以来,共解决问题50余个、化解矛盾80余起。规范小区车辆管理、楼梯间设置休息凳、社区里安装太阳能等多年来居民期盼的好事都成了现实。

“陌邻”变“睦邻”

张家坡社区紧邻运河,不少居民图方便,一个果核、一张纸巾……随手就扔进了河里。而今,30多位居民组成“运河园丁”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巡河,宣传禁捕与环保政策、收捡垃圾……看到他们的行为,周围居民也逐渐提高了环保意识。如今的运河水波清澈、河风徐徐,再没出现过居民乱丢乱扔的现象。

在社区牵头组织下,不少楼栋都由党员带头成立了居民自治小组——“睦邻”自管小组,每个单元楼都选出了一名“睦邻管家”。每一天,“睦邻”们自发巡视小区内的不安全、不文明现象。

参与环境卫生维护、安全巡逻、矛盾纠纷调解、促进邻里守望相助……如今的社区,卫生、治安状况有了明显改善,邻里情也更加浓厚。

“如果社区管理难,居民人心散,说明我们的工作和服务没有到位,居民没有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洪娇说, 随着群众诉求一件件落实,居民见到社区工作人员时的笑容多了,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从冷漠的“陌邻”变成温暖的“睦邻”。

党员变身“睦邻管家”

在张家坡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心靠得更近了,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变得更多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也越来越强,美好家园社区梦正在实现。

“只有建强党建主心骨,才能画好社区同心圆。” 洪娇说,社区的改变离不开党组织发挥出的引领作用。社区融合自管党员和下沉党员两支队伍,根据党员意愿、各自特点、居住位置和居民需求等情况,通过“1+1结对服务”形式,融入社区“睦邻”志愿服务队,在楼道显眼位置设立“睦邻管家”公示牌,引导自管党员和下沉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当好“民情信息员”“协商议事员”“矛盾调解员”“政策宣传员”“文明倡导员”“居民服务员”。一年内解决各类民生事项700余件,社区群众满意度也高达99.7%。

“既要找准主心骨,也要群众心力齐。”洪娇说,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陌邻’变‘睦邻’。”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3-11-15 ——张家坡社区“陌邻”变“睦邻” 1 1 三峡日报 c272969.html 1 小小板凳连起居民的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