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郑延、通讯员雷鸣)“你们能说出藏戏的主要特色吗?”“藏戏被誉为西藏文化的‘活化石’。宜昌有哪些特色的艺术形式呢?”11月14日上午,宜昌和西藏加查县的学生通过“空中课堂”同上一节课,两地教师共同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藏戏”课。
此次“空中课堂”授课与教研交流活动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宜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宜昌市第十六中学、加查县安绕镇小学共同参与,两地语文教师、教研员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共百余人参加交流活动。
宜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雷鸣名师工作室成员刘艳玲,与宜昌市第十六中学教师张巧云共同执教《藏戏》一课,刘艳玲带领两地孩子开展读一读、讲一讲、说一说、跳一跳的活动,让孩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藏戏表达出的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夷陵版画是宜昌人表达对家乡热爱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它起于何时,又是如何制作的呢?”课堂上,张巧云以“藏戏面具”和“夷陵版画”为教学内容,从藏戏面具的版画制作到对夷陵版画的欣赏和绘画体验,带领两地同学了解宜昌的特色文化。
为了让两地孩子们深入了解藏戏的内容,加查县安绕镇小学的学生现场表演了一段藏舞,极具民族风情的舞蹈让宜昌的孩子们赞叹连连。
“第一次看到藏族舞蹈,感觉很有趣很新鲜!”宜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中山路校区504班的学生刘虹萱说,和加查学生们一起上课很有趣,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谭雨卓说:“不仅学到了藏戏的知识,还看到了藏族舞蹈,对藏族文化更感兴趣了”。
“‘空中课堂’这种形式非常新颖,通过藏族孩子的展示,我们的孩子更加理解课文内容,课堂教育资源也更为丰富。”刘艳玲表示,“空中课堂”为老师和学生们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平台。
课后,宜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朱慧敏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以及西藏安绕镇小学携手开展教研活动,两校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教师们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通过‘空中课堂’教学形式,发挥宜昌和加查教育资源优势,对两地多学科融合主题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检验。”加查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宜昌市第六批援藏工作队领队高大权表示,线上教育教学教研活动,让两地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了共享。
“‘宜加一家亲空中课堂’开课,这是宜昌与加查两地教育系统的再次线上牵手、网络互动,是教育数字化在两地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宜昌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赵国英表示,近年来,宜昌市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构建教育大脑,形成“1平台+3领域+N场景”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93%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现代化标准,建成智慧校园示范校110所。建成覆盖所有学校的教育专网,互联网总出口带宽达40G,全市班班通、录播教室、创客教室等成为学校标配,无线网络实现校园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