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通讯员 黎平安 许辰
11月14日清晨,气温骤降。兴山县黄粮镇后山村下起小雨,让这个山大人稀的村子寒意渐浓。韩从满不畏寒冷,像往常一样在每个有老人居住的屋场巡查,直到看见每户老人家里冒起了炊烟,才安心回到家里坐下。
韩从满是后山村互助养老第一片区的中心户,全村像他这样的中心户共有6个,每人负责照看40名左右的老人。“早看炊烟晚看灯、月洗床单季换衣、常问病痛急送医”是他们和20多名涵盖无职党员、“五老”人员、乡贤能人、热心青年等互助养老志愿者的日常任务。
后山村总人口830人,60岁以上老人238人,老龄化率达28.6%,农村养老任务繁重。去年以来,该村抢抓黄粮镇开展共同缔造体制机制市级试点机遇,聚焦独守老人、独居老人、鳏寡孤独“三独”群体,推行农村互助共享养老新模式,把全村划小为6个片区,每个片区推选1个中心户,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7月底的那天早晨,我在例行观察中发现,83岁的李宗梅家烟囱没冒烟,就迅速上门查看,发现老人生病了,我赶紧喊来村医对老人进行了救治,并通知了在外的子女。”说起“早看炊烟晚看灯”,韩从满一脸自豪。
就在韩从满挨户看炊烟的同时,80岁老人杜万秀家里来了一些特殊客人。他们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修剪指甲、擦洗身体,还带来了米油等生活物资。这些特殊客人都是第五片区的互助养老志愿者。各片区志愿者由村党支部统一选派,和中心户一道,每月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照料服务。目前,已办理老人诉求47件,解决生活就医难题35个,处理紧急事件2起,被老人们亲切称为“最亲的娃子”。
黄粮镇党委组织委员史册介绍,后山村制定了涵盖生活照料、日常巡护、志愿服务、互助养老等5类养老服务积分细则,通过民政部门拨付、帮扶单位支持等渠道筹措资金,设立村级慈善超市,鼓励村民通过参与互助养老服务获得文明积分,在慈善超市兑换锅碗瓢盆等日用品。
中午11时30分,村里的老人幸福食堂十分热闹,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吃着中饭,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71岁的舒圆富说:“这里的饭菜干净卫生,价格也便宜,每餐只要5块钱,有一荤三素一汤,吃得很舒服。”
“老人幸福食堂每顿饭荤素搭配,价格便宜,费用差额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补齐,保证老人们吃得安心、吃得健康。目前,来这里吃饭的老人正在增加,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把老人幸福食堂办得更好。”该村党支部书记万张介绍。
在推进互助共享养老过程中,后山村“两委”第一时间成立了老年人协会。按照300平方米、5张床位、四室一厨等硬件要求,对日间照料中心进行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增设康养病房和中医疗养室各1间,建成互助医养中心,定期邀请专家来村里坐诊,已救治病患200多人次。该村还依托政府购买服务,为老人免费安装摄像头、定位电话等设备,促进一键呼叫、两项提升、三方联动、四类服务、九大模块的“12349”新型智慧康养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后山村的1个村级老年协会+6个互助养老服务片区+4个养老共享平台(老人幸福食堂、互助医养中心、在线监测平台、文明慈善超市)+1项积分激励机制“1641”互助共享养老新模式,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提供了宝贵经验。黄粮镇党委书记卢光勇表示,下一步,该镇将不断完善总结,复制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全镇养老服务全面覆盖、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