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高然,通讯员田亚敏、左莉)“奶奶,笑一个!”“咔嚓”一声,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用镜头记录下一位白发老人明媚笑容的瞬间。这是长阳都镇湾镇水竹园村日前一场“小幸福”行动的一幕。
偏远山区的空巢老人中,很多老人除了身份证照片以外,没有一张单人的清晰照片。于是,都镇湾镇水竹园、高桥、璞岭、西湾等多个村的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拿起相机,来到老人们家中,定格一张张最美的笑容。截至目前,已为1000余人拍摄“幸福照”。同样的“小幸福”也在鸭子口乡马连坪村上演。
10月28日一早,马连坪村委会门前就有了响动。拄着拐的老伯、带着农具的大娘,都排好了队等待“剃头匠”们支起理发摊。当天是村里一月一次的“银丝关爱日”,30多位65岁以上的老人都等着剪个新发型,换个好心情。马连坪村面积大、村组分散,自从几年前村里仅有的一名流动“剃头匠”去世后,老人的理发成了难事。
马连坪村以党员流动服务站为依托,组建起以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为成员的“剃头匠小分队”。根据村里实际情况,把每月28日定为“银丝关爱日”,采取集中剃和上门剃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老百姓的“头等大事”。截至目前,已为马连坪村老人理发约1.5万人次,为老百姓节约开支近60万元。
长阳山大人稀、老龄化率高。如何有效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今年6月,长阳立足群众需求,以共同缔造日活动为依托,推出“修好一段通户村路,开展一次下访活动,组织一次幸福拍照、义务理一次发,开展一次废旧回收,因地制宜开展志愿服务”的“5+N”“小幸福”行动。
高家堰镇流溪村主动对接商家,为农户团购烤火炉送货上门;大堰乡千丈坑村组建“采茶帮工队”,为村民义务采茶800余亩;榔坪镇长丰村设立“代办驿站”,解决村里老人出门难、办事难问题。今年以来,长阳各地累计开展不同形式的“小幸福”行动78个,探索建立了一批解决民生问题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