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恪尽职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向险而行,奋战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
面对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的挑战,他们扎根基层、排查隐患;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他们赴汤蹈火、化险为夷……他们为生命逆行、为安全守护,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最美应急人”。
日前,全市2023年度“最美应急人”名单发布,五峰消防救援大队、马明华等10名个人(集体)被评为“最美应急人”。
深山中的蓝色闪耀
五峰消防救援大队(集体)
从天坑托举希望,在深崖寻觅奇迹,于洪流牵引生命,他们,是绝境中的指引,是迷途中的援手,是深山中的蓝色闪耀,是危险时刻义无反顾的逆行者。28载年华,他们与大山相伴,默默守护着19.19万人的安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就是这样一支队伍。
改革转制五年来,大队聚焦“全灾种”“大应急”职能拓展,针对山区灾害事故特点组建了水域救援、森林灭火、地震救援、山岳救援、道路交通事故救援、低温冰冻灾害事故处置等6支救援分队,圆满完成“2·2”酒精厂火灾扑救,“7·27”“7·30”“12·9”等大型车祸事故以及“12·7”天坑救援和“10·1”湾潭镇油罐车泄露事故等一系列急难险重救援。
大队成立“火焰蓝”志愿服务队,联合多部门共同开展“希望伴飞·启航未来”儿童关爱活动;组建“五峰饮水应急保障车队”,前往受灾区域开展抗旱救灾义务送水行动,为五峰镇小河村、水浕司村、香东村等13个行政村以及渔洋关镇大房坪社区、桥河社区、汉马池村等6个村(社区)的3890户居民义务送水943吨,有效解决了他们的用水难题;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文明创建中积极贡献消防力量,得到地方党委政府及辖区人民群众一致认可。
永不下线的平安“哨兵”
董丹
宜昌市公安局指挥部指挥中心值班长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24小时守护着一根电话线,怀着一腔热情,用声波去传递关爱,用忠诚去守望万家安宁。董丹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宜昌市公安局指挥部指挥中心值班长这一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18年的时间里,共计接处警40余万起,报送各类信息1000余条,处置突发事件100余起,在他的应急调度下,累计解救危难人民群众400余人。
他针对热点,主动出击,开拓户外救援新思路,主动寻找社会专业力量和团队的支持,成功与“宜昌户外救援志愿协会”建立联系,并邀请为110联动单位,提供各类地形遇险专业救援的知识指导,必要时组织协会人员携装备到现场参与实际救援工作。
他建立矛盾预警研判工作机制,从日常庞大的接报警数据资源中,按涉警次数、时间跨度、行为程度等要素分为三种不同级别预警。2014年至今,共筛选风险预警18000余条,重点风险预警下发800余条,先期化解风险矛盾700余起。
他涓滴不遗,细致入微,在报警人措辞表述不清的情况下解救出一名被拐15年的女子;他科学调度,全程跟进,面对重大险情慎始敬终,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月山村六组发生的一起山体滑坡事件中,紧急转移周边群众8户17人,同时调集自动监测设备对滑坡体进行监测,为现场施救提供依据。
矿区安全守护神
李龙清
湖北松宜救护队队长
逆行于黑暗矿井、大厦将倾的险境中,他怀揣着满腔的热爱和信念,传承责任担当,将“救援橙”的光荣使命,深深烙印在骨髓里,冲锋陷阵、搏击死神。他就是湖北松宜救护队队长李龙清。
每一次救援都是一次和死神的擦肩。2008年1月7日,秭归县沙镇溪王子沟煤矿突发瓦斯事故。李龙清带领8名队员火速赶到现场。事故矿井漆黑又深邃,超浓度的瓦斯极易引发爆炸。在他的组织下,救援方案与井下临时救援基地同步建立。历经76小时,排放瓦斯1.1万方、清理巷道100多米、清除煤炭600多吨,在李龙清和队友的不懈努力下,5名遇险矿工全部升井。
从事应急救援27年,李龙清加班13900多小时,组织和参加事故救援230起,成功抢救213人,曾连续作战100多个小时。27年里,他冲在最前、守在最后,负伤20余次,留下了10多处伤疤。
在一次次危险的淬炼下,松宜救护队现已成为100个全国重点矿山救护队之一。李龙清也成长为全国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裁判以及矿山救护队标准化顶级工作国家级专家,这项殊荣的获得者,全省仅有两人。
践行使命守初心
余小飞
当阳市应急管理局风险监测和减灾股牵头负责人
他把灾情当作命令,始终奔跑在救灾前线;他把民生当作使命,主动创新地开展工作。余小飞,是当阳市应急管理局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股股长,从事救灾工作以来,他像一面旗帜,展示着应急人的精神、应急人的力量、应急人的担当和作为。
8月1日,当阳市骤降暴雨,淯溪镇白石港村一段乡村道路山体垮塌,滑落的土石阻断了道路,造成135户村民出行不便,余小飞到达现场后立即联系村委会组织人员开展现场救援,在他指挥下,安全措施迅速布署到位,抢修马上展开。1个半小时后,道路成功抢通。
群众的利益和安危就是自己的初心使命,在余小飞的推动下,当阳市创新推出“平安当阳民生综合保险”和“灾害应急补助保险”,有效保障了受灾困难群众生活,防止因灾返贫致贫,这一举措得到了省应急管理厅的充分肯定。
奔波于查险除患途中,值守于万家灯火之时,为群众安全筑起一道道铜墙铁壁,余小飞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初心和誓言,他先后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减灾重建先进个人”,被当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当阳市推动发展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守好安全“最后一公里”
高明磊
宜都市枝城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兼任镇消防救援所所长
他用一辆摩托车,驰遍小镇的版图,只为用一颗赤诚的心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只为用真情架起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他就是宜都市枝城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改革先锋”高明磊。
面对枝城镇8家非煤矿山每日爆破开采的局面,在高明磊的带领下,镇安办及时对接公安部门和矿山所在村组干部,每日进行巡查检查,全镇没有发生一起生产安全爆破事故;面对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他不分昼夜地入户协调排查。
2019年,枝城镇新成立了镇综合行政执法局,高明磊被任命为该局安办主任。在教育、监督企业拧紧安全“阀门”的同时,高明磊带领执法队员探索形成了一套“视频巡检、群众举报、快速出击、依法治安”的常态化监管模式。先后确定镇内重点监管53家工贸单位、3个化工企业密集区域、19个重大危险源,借力镇数据监管系统建设及“雪亮工程”视频资源,在全市建成了首个镇级可视化“隐患管理中心”。
工作态度的刚正干练、工作方式的创新突破、工作成果的特色新颖,使他成为了改革道路上的“急先锋”。2021年,高明磊被评为宜昌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至2021年,连续3年考核优秀,被宜昌市委组织部、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给予记功奖励。
一腔赤诚护青绿
马明华
宜昌市森林火灾预防中心主任
拥有153万多公顷森林的宜昌,是生态敏感区,也是全国森林火灾高风险区。
2019年,宜昌在全省率先组建森林火灾预防中心,时年52岁的马明华从磨基山森林公园调任市森林火灾预防中心主任。这是马明华首次主管防火,却不是他第一次奔赴火情火灾现场。
在全市森林火灾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中,马明华先后12次到风险普查样地调查现场,同技术人员一起开展现场指导。2021年12月,全市组建284人队伍冒风雪、战严寒,用了短短30天完成了14个县市区、463个标准地、46个大样地外业调查任务。市林业和园林局被评为“全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先进单位”,相关成果应用案例得到省普查办专家好评。
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全国多地遭遇60年一遇特大旱灾,火情、火灾不断。马明华同大家一道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基层指导,抓实抓细森林防火工作,未发生1起较大以上森林火灾,保持宜昌连续28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成绩,被省林业局通报表扬。
深山路上“红玉兰”
邹诗贫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公路建设养护发展中心宝塔坡公路养护站站长
351国道千丈岩段,位于五峰境内,上方是巨石绝壁,下方是万丈深渊,汛期多落石,冬季易结冰,因险而闻名。
邹诗贫是宝塔坡公路养护站的站长,也是351国道千丈岩段的守护者。每天,她都要到这里扫落叶、清边沟,沿路巡查,处理各种应急突发事件。2010年,邹诗贫来到宝塔坡公路养护站,成为站里唯一一名女养路工,褪去红装,穿上工装,她和站里的男同事一样,时刻冲锋在最前线。
每年冰雪季,防滑保畅是养护工作的首要任务,邹诗贫和同事们每天战斗10个小时以上,帮助车辆脱困日均达10台以上。酷暑天,对养路工而言,越是酷暑难当越要趁着沥青的“热度”加紧铺设,才能确保路面平整度达标。
她始终将“安全”二字牢记于心,8月17日,邹诗贫带领职工在351国道千丈岩路段巡查时,发现山坡上散落的泥土掉落在路边,邹诗贫立即与站员在危险路段两端拉起安全警示线。
13年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凭着一颗赤诚的公路心,一片热诚的公路情,为群众安全出行保驾护航,用一腔热血和辛勤汗水展示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女性风采。
“化危”为安的应急先锋
汪新洲
宜昌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副科长
宜昌市的7个化工园区,112家重点危化企业,184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这都是汪新洲的工作主战场。汪新洲是宜昌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科长,从部队转业到应急部门后,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使命,在应急执法战线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应急人的使命与担当。
2022年7月,汪新洲在对某化工有限公司开展计划执法时,发现该公司维修班仅一人取得高处作业证。为此,他调取高处作业监控视频,逐帧搜寻登高作业人员,逐一核对作业票证信息,发现多人未取得高处作业证仍上岗从事高处作业的事实。在掌握以上信息后,他通过多方求证,最终准确锁定了其违法行为,通过有理有据的反馈答疑,让企业认错服罚,有效惩戒了违法行为。
不仅如此,汪新洲牵头起草了《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工作制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暂行规则》等工作制度,为执法支队的高效规范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近3年来,他带领科室人员共完成120余家企业计划执法检查任务,查出问题隐患1000余项,不仅为企业生产把准了安全脉搏,也保障了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
构建矿山安全网 守住“零事故”底线
魏超
兴山县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基础股股长
在兴山,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每天背着一个工具包,在井下穿采区、走巷道,只为保障矿山邻域安全,当好一名“守门员”。他,就是兴山县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基础股股长魏超。
他勤奋好学,苦练内功,只为增强本领。把矿山采掘面当作学习课堂,曾1个月下井20多次;多次踏勘垂高超过300米的露天矿山,徒步近8小时;1年的时间走遍大山深处近百座矿山近千个工作面,做到所有矿井了然于胸。
他创新管理,甘当矿山安全“守门员”。兴山境内的后坪磷矿面积近23平方公里,有400余名工人,因为点多面广,班组安全员很难盯住全部工人,作业现场“三违”行为并不少见。2019年底,魏超在企业的配合下率先探索建立人员“自保、互保、联保”三位一体的“互联互保”新机制,一人违章全班受罚,实现了群防群治。这一机制的实施,“三违”情况下降65%,隐患下降70%,得到湖北卫视、《湖北应急管理》等省市媒体的宣传推介。
他不改初心,始终守住安全监管底线。他先后推动关闭退出矿山29家,其中煤矿企业关闭退出6家、非煤关闭退出22家、尾矿库销库1座,关闭比例近40%。
入行8年,他始终坚守在矿山安全监管第一线,甘当矿山安全“守门员”,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当代应急人的最美精神风貌。
安全生产永无止境
邱世明
兴发集团磷硫化工安委会办公室主任
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安全则是绿色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兴发集团,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是企业“三大铁律”和“十条禁令”安全文化的忠实践行者,兴发集团磷硫化工安委会办公室主任邱世明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迅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邱世明结合实际情况,执笔起草了兴发集团《安全环保十条禁令》。结合“十条禁令”,邱世明修订完善了兴发集团《安全环保奖惩管理办法》《承包方安全管理协议》等制度规定,加强了对内外部员工违反制度规定的严肃惩处。这些制度的实施与兴发集团“安全决定生死,不安全不生产,坚决纠正不安全行为”三大铁律,共同形成了兴发安全生产管理全面从严的高压态势。
2020至2022年,兴发集团积极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邱世明全程参与,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项目294个,“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自动化系统装备投用率达到100%。2023年2月,邱世明总结编写的《以“三大铁律”引领安全管理全过程实践》,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在邱世明和兴发集团500多名专职安全管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兴发集团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零伤亡。
本版组稿:夏时雨 钟绍媚
本版图片由宜昌市应急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