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3版:2023年宜昌十大民生项目巡礼

和美乡村入画来

远安美丽乡村一角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蓓蓓 摄

长阳沿头溪流域治理成效显著 三峡日报通讯员 梁沐泽 摄

兴山大槽村玉米丰收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蓓蓓 摄

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美丽秋色 三峡日报通讯员 秦先寿 摄

枝江市仙女镇向巷村新貌 三峡日报通讯员 周星亮 摄

五峰采花乡茶田美如画 三峡日报通讯员 杨威 闫京东 摄

绿水青山带笑颜,和美乡村入画来。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宜昌对标浙江“千万工程”,蹚出“全域整治、示范创建、精品提升、未来引领”的乡村建设路径,一个又一个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在广袤大地上幸福蝶变。

一江两河百湖澄澈如镜,水乡枝江呈现好风光;特色庭院遍布沮漳大地,田园当阳汇聚和美景致;白色垃圾不见踪影,诗画远安展示新面貌。三地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成为宜昌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生动缩影。

蓝图绘就,依规而行。宜昌因地制宜,重点绘好村庄总平面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图、产业发展图,推动建立县域内“多规合一”的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如今,全市702个村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县、乡、村一个规划管总,让乡村“颜值”攀升有迹可循。

环境整治,重点突破。宜昌聚焦农村厕所、生活垃圾污水、农村黑臭水体等问题短板靶向发力:

——高标准打造改厕“样板村”“样板户”,全面开展改厕技术培训,累计建改农村户厕35万座,公厕1462座,卫生厕所普及率95%以上。

——推广“一坑两桶三上门”和“三山三料”分类模式,全市899个自然村实施垃圾分类,占比达68%,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0%以上,累计创建完成全省垃圾分类示范村80个。

——选择“纳厂、集中、分散”技术模式,建成20吨以上污水处理设施140个,分散处理设施2316个。截至10月,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50.42%。

——“以点带面”提升水体质量,纳入“十四五”整治任务的21条农村水体中,15条正式销号,6条预计11月底完成工程治理,预计提前两年销号。

探索试点,各美其美。宜昌在已创建36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兴山榛子黄粮乡村振兴试验区先行先试,建设环百里荒农旅融合、沿香溪河农文旅融合、沿渔洋河茶旅融合、沿清江牧旅融合、沿沮漳河现代农业等5个乡村振兴示范带,形成“一轴两区五带多点”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格局,“美丽经济”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一户一景,一村一韵,全市千余乡村正摇身化为“绿富美”,阔步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宜昌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接地气、长底气。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邓羽琴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3-11-21 1 1 三峡日报 c273325.html 1 和美乡村入画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