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10版:法治

在法治理论与实践中穿行的追梦人

——记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骆东平

传道,授业,他以法蕴道,为强学科呕心沥血;颂法,建言,他情系民生,为兴法治奔走呼吁。26年来,他守望三尺讲台,心怀无私大爱,在法治理论与实践中不断穿行,始终奋斗在法治宜昌建设战线上……

他,便是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骆东平。

潜心学术 做法理研究的攀登者

1997年,骆东平怀揣法学梦想,走进三峡大学任教。他长期致力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制度研究,主持完成相关科研项目30余项,在《环球法律评论》等高水平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他在国内较早从程序法维度系统对我国反性骚扰法律制度构建开展了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性骚扰纠纷解决制度研究》,曾先后荣获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八届和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教学实践中,他大胆提出“服务型学术研究”的理念,倡导学院师生法学研究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着力就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

对本区域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研究,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民族地区村规民约建设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研究》、省社科基金《宜昌市医疗纠纷解决第三方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学会课题《基层上访治理机制的法治化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宜昌市“法务网格工程”运行机制实证研究》等多个课题,出版了《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公民诚信守法档案制度构建实证研究》等9部著作,关于司法鉴定的研究成果荣获湖北省司法厅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励。

心系民生 做地方立法的参与者

2015年以来,骆东平深度参与市人大常委会与三峡大学共建地方立法研究院的工作。作为研究院副院长的他积极推动三峡大学法学、公共管理、环境工程等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助力宜昌地方立法工作的开展。

目前,地方立法研究院已完成《宜昌市城区建筑物外立面管理条例》《宜昌市黄柏河流域保护条例》《葛洲坝水利枢纽安全保卫规定》等15部地方性法规的起草论证工作。2021年,他主持完成了《宜昌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的起草论证工作,还主持完成了《宜昌市城区重点绿地保护条例》的立法后评估工作并参与了多项地方性法规的起草论证工作。2022年初,他提出《全面推进共享停车,全力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的政协提案,助推了《宜昌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弘扬法治 做人才培养的践行者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法治人才,是学院师生共同探讨法治人才培养基本定位的结果。近10年来,他与全院师生积极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师实务技能提升、强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法学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2018年,该院法学专业入选湖北省荆楚协同育人计划;2019年,法学专业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系荣获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宜昌市人民检察院研究生工作站获批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年均20余项。

2018年12月,骆东平担任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3年任职期间,他分管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和法律政策研究工作、协管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多次在全省名列前茅,共承办19件疑难案件、主持讨论的疑难案件近100件。

他常常深入党政机关、法检系统、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宪法、民法典、监察法、民事诉讼法、政务处分法、人民调解法等相关法律讲座150余场,让法治精神在宜昌广为传播。

今年1月,骆东平当选为省第十四届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9月,他又被任命为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挂职)。在法学教师、检察官、法官等不同的法律人角色中,他始终坚守法治初心,努力将法学教育和研究精髓,积极运用到服务法治宜昌建设的实践中,一如既往地履行好新时代法律人的光荣使命与担当。

三峡日报通讯员 魏瑶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3-11-22 ——记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骆东平 1 1 三峡日报 c273493.html 1 在法治理论与实践中穿行的追梦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