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4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6版:秭归

只为一库净水向东流

——秭归县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

图①:整治后的三溪河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胡兴军 摄

图②:杨林桥镇生猪粪便集中收处中心。三峡日报通讯员 郑家裕 摄

图③:生猪粪便标准化处理生产设备。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胡兴军 摄

长江自西向东穿秭归境内而过,境内流长64公里,茅坪河、九畹溪等河流形成以长江为骨干的横“非”字形状的南北向中流的水系网。长江秭归段流域内养殖场近5万户,年出栏生猪60万头、牛羊7.5万只、家禽86万羽。近年来,秭归县深入推进以畜禽粪污全量化、便利化、资源化利用为核心,探寻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道路,实现了民生和生态共赢。日前,记者走进秭归县茅坪镇、杨林桥镇,近距离探寻“污水变清流”背后的奥秘。

推进畜禽退养  共护一江碧水东流

263户退出协议签订率达97%,今年内将全部拆除养殖功能性场所设施……作为养殖大镇,茅坪镇用一组漂亮的数据交出了秭归蓝天碧水保卫战重要一役——茅坪河支流三溪河流域范围内退养的成绩单,以实际行动守护一泓碧波。

今年3月,茅坪镇在三溪河流域打响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第一枪”,按照“分类施策、规范养殖、侧重退出”要求,力争通过一年时间,完成三溪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实现养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

该区域分布着263家散养户,一些非法建造的猪场环保无法达标,严重影响环境。为有效整治三溪河支流流域的畜禽养殖污染,茅坪镇组织召开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动员会、村落夜话会,宣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法律法规,并逐户制定整治措施,按照轻重缓急、临河远近原则组织实施。对影响行洪安全的养殖场所限期拆除;对养殖自食的农户,制定养殖排污处置措施,规范养殖,从源头上控制养殖污染,打造茅坪河流域综合治理样板。

“经过我们对养殖户的多次登门走访和摸底调查,全镇待退出的养殖场共263户,栏舍面积达2.8万平方米。”茅坪镇党委书记向青松介绍。

陈家冲村六组的颜道华是该镇首个拆除养殖场所功能性设施的前养殖户——早在3月中旬,颜道华的养殖场就已经拆除完毕。

“以前觉得养猪虽然脏和累,但能挣钱,却没想过猪粪污染了家乡的河水。”颜道华说。自今年3月成立茅坪河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专班以来,经过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颜道华主动签订了自愿退出畜禽养殖协议书。

堵源头促利用  破解粪污治理瓶颈

11月13日,杨林桥镇赵家山村二组村民谭小兰的猪粪沉淀池边,宜昌壕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吸式清洗吸污车正在收集粪污。

不一会儿,吸污车装满粪污,驶往杨林桥镇响水洞村粪污集中收处中心,进行除湿发酵等处理。

谭小兰是生猪养殖专业户,现存栏生猪300多头,最大的已达500多斤。“上门收粪污真正方便了我们老百姓。”谭小兰说。

杨林桥镇是生猪养殖大镇,现有各类规模化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5000多家。曾由于大量的畜禽粪污和沼液直排,造成当地的地表水质、地下水质持续恶化。

为解决排污问题,秭归县委县政府组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治联合专班,合力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全镇养殖户代表、示范户召开动员大会,开展村落夜话,强化养殖户主体责任意识。指导督促养殖场做好雨污分流、节水养殖,配备粪污储存处理设施设备,并指导养殖户熟练使用和维护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充分发挥作用。

同时,通过招商引资落地杨林桥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按照“有偿清运、长期运营”原则,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让粪污资源变废为宝。

“今天上半年请社会服务机构清理了8车,每车180元。现在镇里招引来的专业公司,每车只要50元成本费。”谭小兰表示,“又便宜又安心。”

全过程强管控 推动粪污良性循环

近年来,秭归县针对小、散养殖户重点整治,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养殖,引导养殖场(户)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狠抓过程控制,严格落实“三同时、三到场”要求,即治污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使用,事前审批到场、建设施工到场、竣工验收到场,建设安装异位发酵床、三格式化粪池、沼液存贮池、堆粪棚等配套设施,创新提出“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的理念,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微生物发酵的方式,解决水冲粪和传统的水泡粪用水量大,人工干清粪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劳力不足的问题。

杨林桥镇向养殖规模超过100头的养殖户推广“异位发酵床”设备,对小散养殖户则推广畜-沼-果、畜-沼-蔬、畜-沼-林种养结合模式,利用农田、林地、果园、菜地对化粪池处理后的无害化粪污进行消纳吸收,促进畜禽粪肥低成本还田利用。在养殖户密集、粪污处理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粪污分散收集点,养殖户将粪污初步处理后送到畜禽粪污收集点,再由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厂运输回收。先后在杨林桥村、响水洞村、天鹅村确定示范户17户,建设完成后作为样板向全镇推广。

宜昌壕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易振民介绍,公司自11月底投产以来,已收集处理粪污6750吨,生产生物有机肥800多吨。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胡兴军  通讯员 郑家裕  周华山  史丽  白波昌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3-12-04 ——秭归县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 1 1 三峡日报 c274538.html 1 只为一库净水向东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