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揭兴伟、通讯员郑朋)宜昌渔业,在绿色循环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12月19日,记者从市水产站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抓好渔业稳产保供,扎实推进水产产业链建设,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近20万亩,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0.93万吨,同比增长5.28%。
稳步实施养殖规划,我市严格落实水域滩涂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管理要求,突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利用渔业水域资源。全面推进养殖发证制度,截至目前,全市核发水域滩涂养殖证1664个,核准水域滩涂面积7256.72公顷。
抓紧抓实稳产保供,我市通过举办渔业科技培训会和全市水产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印发技术措施,发布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等形式,强化科技服务。建立“首席专家+主推技术+示范基地”模式,扎实推进科技服务渔业产业链“515”行动。依托市水产站监测区域中心,“陈昌福鱼病实验室”“袁军法鱼病检测室”等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病害防控,共检测病鱼样本400余份,全市病害发生率和经济损失明显降低。
全力推动种业振兴,市水产站依托中科院水生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强化对市场苗种繁育企业的指导,培育了加州鲈、鳜鱼、匙吻鲟、马口鱼等一批新优当家品种。2023年,产值达8.6亿元。
高位推进循环发展,市水产产业链专班带着“如何加快推动全市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课题,赴江苏、浙江及全市渔业主产区开展专题调研,借鉴经验方法、找准短板差距、明确方向路径。加快推进尾水治理,今年争取中央资金6000多万元开展尾水治理,当阳沮西5068亩项目已竣工,枝江毛湖埫5270亩项目进入收尾阶段,董市镇等三地项目正加快推进。定期开展尾水检测,今年6月起,持续在宜都、长阳、枝江、当阳4个渔业主产区开展尾水检测,总体情况良好。
加快发展设施渔业,我市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枝江渔丫头和当阳钰源两家渔企在首届“零排放”绿色高效圈养产业发展大会作交流发言,2家设施渔业主体入选省级骨干基地。以长阳汇合贤汀、清江鲟鱼谷为代表的主体加快扩大设施规模,目前全市设施渔业规模超130万立方米,发展规模和养殖水平均居全省前列。
延长增粗产业链条,我市全力做优“一产”,今年总投资2亿元的鲟鱼养殖加工及渔旅融合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夷陵区分乡镇开建。开展道地食材基地创建,27家鲟鱼、肥鱼养殖主体入选推荐名单;做大“二产”,争取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455万元,建设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项目。枝江覃姐食品试水预制菜产业,当阳首泓建设水产品加工和交易市场;做活“三产”,当阳成功举办了2023全国钓鱼公开赛(“关雎杯”)和第三届“西部风”中国湖库拉力赛。清江鲟龙渔业在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上获评金奖企业,公司“卡维尔”牌鱼子酱获评金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