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解决老旧住宅小区“上下楼”问题已成为居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群的迫切希望。
2019年以来,宜昌市加装电梯900余部,加装电梯数量在全省领先。
加装电梯如何成为小区居民的“最大公约数”,宜昌又是怎样推进这项工作的?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老旧小区,探访电梯加装背后的故事。
1月2日,西陵区葛洲坝街道清波小区内正紧张施工,不久之后一部新电梯将拔地而起。这是小区加装的第20部电梯。
“我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电梯房。”74岁的刘福华激动地说。
清波小区是葛洲坝集团于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楼梯住宅,刘福华在这里住了20多年了。他所居住的楼栋电梯2022年12月动工,去年4月建成投用。
“我家住在6楼,年纪大了腿脚一天不如一天,下去还算容易,可上楼就难了,更别说提着这么大堆菜了。现在好了,多买点儿菜都不怕,坐电梯上楼方便……”刘福华对这部电梯赞誉有加。
在同一小区,73岁居民黄成元家也实现了电梯平层入户,喜欢喝茶的他将加装的入户连廊改为一个茶室,不仅上下楼方便,还改善了退休生活。
市住建局城改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清波小区共有33个单元楼,除6个单元不具备加梯条件外,在一年半时间内已装20多部,还有5部在初审,几乎全覆盖”。
上世纪90年代末修建的清江富林花园小区已加装10部电梯,2部正在施工,加梯工作正深入开展。
市直机关下沉党员,小区业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周龙义务牵头其中一个单元的电梯加装工作。
组织居民自发开展前期入户调查意愿,召集业主参观其他加装电梯小区,帮忙跑手续、开会征求意见、公开招标、管理并公示收支费用,全部由该栋居民以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的理念自发参与。
像这样居民自发、过程民主的电梯加装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越来越多。
来自市住建局数据,2019年之前,全市共加装43部,2020年加装89部,2021年加装158部,2022年加装300部,2023年加装342部。据统计,5年来,全市共计加装932部,加装数在全省领先。
人口老龄化,也意味着加装电梯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面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两大难点,宜昌针对性出台措施。
出台奖补政策,解决资金筹措难。老旧小区居住的居民大多是退休老人,或经济条件有限群体,为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宜昌城区按每部加装电梯奖补10万元资金,奖补政策延续到2025年底。
优化申报流程,解决意见统一难。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需要大部分业主同意,这一过程往往艰巨复杂。本着业主参与,公开透明的原则,宜昌明确本单元业主表决达到民法典第278条规定,就可推进加装工作;引入“听证会”流程,健全基层调解、听证的沟通机制,多元渠道化解矛盾纠纷。
两大政策的出台极大推动了宜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进程:
一方面,总计发放741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其中城区发放5670万元,县市区发放1740万元;提取公积金1153笔4559万元。对城区完成加装电梯的社区奖励40余万元。
另一方面,简化流程强化政策引导。明确“本单元双三分之二参与表决、双四分之三同意”的表决要求,取消“一票否决”,简化下放审批流程,豁免规划和施工许可,实施各部门“联合审查、一窗通办”,让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在法理层面可以方便并顺利进行。
2023年8月18日,全省加装电梯现场会在宜昌召开;宜昌连续两年开展“寻找最美加梯人”活动;9家企业成立公益组织“宜加梯”加装电梯服务平台为加装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矛盾调解、手续办理、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维保托管等“一站式”加梯服务。
老旧小区不断完善功能,加装电梯无疑是改善人们生活,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的最佳方案之一。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田东明 通讯员 肖文婧 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