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2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8版:专刊

做强基础支撑 引领未来发展

——我市深入实施“四个重大”推进落实机制巡礼②

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

宜昌城西高速公路(含陡山沱过江通道)

夷陵长江大桥延伸段快速化改造

危旧房屋改造及完整社区建设

城市功能及品质提升

襄宜高速宜昌段

峡州大道三期

宜昌高铁新城

引江补汉工程(宜昌段)

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

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位于湖北省、湖南省境内,线路自长阳东站引出,跨越长江后向南途经宜都市、松滋市等地并设站,终至常德市。线路长约234公里,总投资326.6亿元,项目工期4年。其中宜昌市境内约45公里,投资122亿元。截至目前,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已完成可研审查和规划选址等可研上报前置要件的办理,正在加快推动可研报批工作。计划2024年开工建设。

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位于湖北省、重庆市境内,线路东起湖北省宜昌市,向西经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鹤峰县、恩施市、利川市,终至重庆市涪陵区。新建正线长度488公里,总投资1270.53亿元,项目工期6年。其中宜昌市境内141公里,投资397亿元。截至目前,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已完成可研、初步设计审查,完成规划选址等可研上报前置要件的办理,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各专题的编制工作。计划2024年开工建设。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

试点按照城市级、数字化、公共性要求,坚持体系化、标准化,聚焦底座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对接、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攻坚发力,坚持“基础先行”,高效建成融合城市信息模型、“一标三实”、编码赋码等内容的城市数字底座平台,完成城区“一标三实”数据全面、准确上图,打造城市公共、基础的数字底座平台;坚持把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建设区分开来,基于城市数字底座平台,已为26个应用系统提供智慧化场景基础数据支撑;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配套制度与标准体系,实现标准地址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数据动态更新,专有定义、编码赋码标准等将被湖北省申报国家标准;同步创造基于底座平台的应用生态,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快速增长;开展试点扩面推广,以此推动在更广阔领域交流合作和协同发展。工作多次得到省委肯定,交出试点答卷。

宜昌城西高速公路(含陡山沱过江通道)

项目起于夷陵区黄花与沪蓉高速公路相接,在南津关一跨跨越长江,与翻坝高速枢纽互相交叉后,终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佑溪村接沪渝高速公路。途径夷陵黄花、小溪塔、点军街办、桥边、土城、长阳高家堰等6个乡镇、街道,全长45.774公里,总投资163亿元。拟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其中长江大桥段为双向八车道),含长江大桥1座、互通式立交8处(落地互通5处),桥隧比61.55%。宜昌城西高速公路(含陡山沱过江通道)联通了沪蓉、江南翻坝和沪渝3条高速,可实现宜昌中心城区高速环线由“C”形变“O”形,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极大提升过境交通通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该项目工可主报告通过省级行业审查,项目全线初测初勘已通过省级验收,11个专题已获批或通过市级审查,投资人已确定。计划2028年建成通车。

夷陵长江大桥延伸段快速化改造

该项目起于胜利三路与沿江大道交叉口,沿胜利三路至城东大道顺接港窑路,止于桔乡大道,总投资29.3亿元。项目建成通车后,市民可驾车从夷陵长江大桥快速直达桔乡大道,全程无红绿灯;宜昌“最堵路段”胜利三路—城东大道—港窑路段通行时间将由高峰期30分钟缩短至5分钟,极大提升道路通行承载能力和畅通性,优化城区路网格局,实现宜昌点军、西陵、伍家岗、夷陵四大组团快速交通联动。截至目前,东山大道转盘处已于2023年9月完成加盖并开放交通,夷陵桥引桥已于今年1月完成全部拆除。项目全面进入新建桥梁桩基施工作业。项目整体计划2026年9月完工通车,其中夷陵长江大桥及港窑路(城东大道至桔乡大道)2024年底具备通行条件。

危旧房屋改造及完整社区建设

该项目主要包括葛洲坝筒子楼安置及西陵、伍家岗、高新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截至2023年底,共完成2515户平房和1837户筒子楼住户安置,三峡花苑二期安置房顺利开工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16个、21439户,葛洲坝片区的67个老旧小区已提前启动改造12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目标,按照片区化实施、整体招标方式,招引中建三局、中国一冶、葛洲坝集团等央企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改造。抢抓政策窗口期,积极争取长期低息银行贷款,西陵区获融资授信2亿元。对标完整社区建设标准,同步建设道路、管廊、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增补养老、托幼、停车位、幸福食堂等便民服务功能,加快推动生活功能优化、人口结构焕新、产业迭代升级,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城市功能及品质提升

该项目包括二马路城市更新二期、引水润城工程、儿童公园升级改造、屈原文化公园、大剧院等5个子项,总投资33.4亿元。其中,儿童公园升级改造项目投资2.48亿元,通过对儿童公园进行升级改造,打造集“城市记忆、主题娱乐、自然探索、市民休闲”于一体的都市型亲子休闲乐园。截至目前,南区施工基本完成,计划今年春节前对外开放;北区正在进行新增建筑主体、动力设备基础施工,计划下半年竣工对外开放。

襄宜高速宜昌段

襄宜高速宜昌段路线起点接平顶山至宜昌高速公路襄阳段,向南进入宜昌市远安县境内,途经远安县河口乡、茅坪场镇、鸣凤镇、花林寺镇,当阳市玉泉街道,夷陵区龙泉镇、小溪塔街道,止于宜昌市夷陵区仓屋榜村附近,与小鸦路相交,接规划的花溪路二期工程,全长87.528公里,主线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高速公路建设标准,项目投资概算163.579亿元。本项目的建设对实现宜昌、襄阳两个非省会龙头城市高速直达,促成汉江与长江牵手、中原与三峡对接,推动宜荆荆、襄阳两大都市圈抱团发展,服务支撑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等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取得省发改委的核准批复,初步设计已取得交通运输部批复,项目控制性工程已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建成通车。

峡州大道三期

项目总投资30多亿元,全长19.1km,途经猇亭区、夷陵区、枝江市、宜昌高新区,道路等级为快速路,建设工期为2023年5月至2025年12月,分两个标段实施。目前,一、二标段路基和桥梁工程施工正有序推进。峡州大道三期作为全市“四纵六横”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串联多个产业园区,贯通多个城市组团,促进东部产业新区与三峡机场、宜昌东站、高铁北站等交通枢纽互联互通,实现主城五区与东部产业新区“双城”联动发展,成为宜昌“产业提能级”、“城市优功能”的骨干纽带,对推动宜昌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宜昌高铁新城

该项目位于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南北呼南高铁和东西沿江高铁两条通道交会处,依托宜昌高铁北站规划建设,距宜昌东站14公里、三峡机场21公里、城区各组团15至25公里,规划范围面积约23.79平方公里,总投资219亿。项目建设整体按照“一年开新局、三年出效果、五年成规模、八年塑形象”目标推进。目前,宜昌高铁新城项目花溪路一标、二标已开放通车,合益路至小鸦路段即将贯通,核心区域内道路进度条已拉至90%,站前广场及配套市政枢纽工程正如火如荼向前推进。项目建成后,将推动高铁新城成为宜昌城市“北拓”发展战略的新高地,进一步提升宜昌城际区位优势,使宜昌全面融入武汉“一小时经济圈”,上海、成都“一日商务圈”。

引江补汉工程(宜昌段)

引江补汉工程自三峡水库龙潭溪取水,采用有压单洞自流输水,经宜昌市、襄阳市和十堰市,在丹江口水库坝下汇入汉江。工程多年平均引水量为39亿立方米,设计引水流量为170立方米/秒,输水线路总长194.7公里,静态总投资551.58亿元。其中:宜昌境内70公里,投资160亿元,总工期108个月。

2023年6月20日引江补汉工程宜昌段施工准备工程开工。12月30日,该工程宜昌段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工程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隔空“牵手”,可有效提高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增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调水量,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保障能力并为引汉济渭实现远期调水规模创造条件。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01-22 ——我市深入实施“四个重大”推进落实机制巡礼② 1 1 三峡日报 c278614.html 1 做强基础支撑 引领未来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