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初末,通讯员李晓琳)记者近日从宜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获悉,2023年全市金融系统各项稳经济政策和促增长措施持续发力,为实体经济稳步回升提供有效资金保障。到2023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928亿元,同比增长14.5%,较年初增加749亿元,贷款规模及增量继续领跑全省同等市州,贷款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持续强化。出台优化金融服务、支持保险业发展等10多项政策,扎实开展重大项目融资对接、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等行动,金融服务精准度不断提升。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贷款、涉农贷款分别同比增长34.1%、33.7%、14.5%。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06%,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处于全省市州最低位、宜昌历史同期最低位。
深化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危旧房改造重点项目“1+4”服务机制,即每个项目落实1个主办牵头银行、明确1名分管行长、1个部门负责人以及1个工作团队联系服务。针对市场主体“缺位”,项目收益难以自平衡、承贷主体信用不足等客观困难,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起“统一设计、主体多元、分步实施、银团组合、政策叠加”的危旧房改造融资模式。目前,已支持项目7个,授信金额23.65亿元,投放近4亿元。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应急转贷机制,出台《深化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行动方案(2023—2025)》,创设“科技信用担保贷”。依托现代化工、建筑建材、食品饮料、生物医药4个重点产业,开展首批供应链金融试点,搭建首个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三峡E链”,供应链融资规模超200亿元。深化绿色金融创新,引导信贷资金向低碳和绿色项目聚集。截至目前,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606亿元,同比增长44%。
着力深化融资担保增信功能。扎实推进担保体系市县一体化建设,深化拓展新型“政银担”合作,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贷”“首贷担”“四上企业培育贷”等产品,不断优化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模式,着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2023年,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31%,同比下降 0.26个百分点,共减免担保费1.18亿元。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达140.06亿元,同比增长38.38%。
大力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行动。进一步完善企业上市考核激励制度,做实“政府+市场”服务机制,促推一致魔芋、宏裕包材、康农种业3家公司上市。
金融环境保持全省最优。持续加强地方法人银行的风险监测,“一行一策”推进村镇银行改革,加大不良债权清收,促进中小微金融机构健康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评全省第一,被评为全省金融信用示范市,连续21年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市。金融营商环境测评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