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1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6版:五峰

“后扶”产业湖羊欢

三峡日报通讯员 谭阳 段大勇

1月22日,寒风中雪花飘舞。在五峰渔洋关镇涨水坪村,易迁户周常勉早早起了床,去喂他的“宝贝“——山羊和湖羊。

周常勉是涨水坪村19个易迁户之一。为解决“稳得住、富得起”的问题,五峰发改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致力建强“后扶”产业,通过“基地+企业+农户”的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湖羊养殖,带动易迁户稳定增收。

周常勉年近花甲,老两口养羊多年。湖羊后扶产业基地建起后,他积极参与,并一改往年羊群自繁的养殖“节奏”,把规模一下子提高到32头,马力全开养羊致富。

“秸秆喂羊、羊粪肥田,这条路子有奔头!”打开话匣子,周常勉一肚子的“养羊经”。近2年,10亩田里油菜、牧草收了,轮作玉米、红薯、大豆、萝卜等作物,一年到头人不闲、地不荒,羊儿也膘肥体壮长不停。

“作物都做成饲料喂羊了,一顿青草一顿枯。”见笔者纳闷,周常勉笑着解释,这么喂羊才不拉肚子。

眼下,农历新年渐近,周常勉生态养殖的羊儿异常抢手,接连卖出了18头。“今年羊肉市价走低,也卖了2万多块。”养羊多年,他熟知市场的“魅力”。

“只要是代养的,基地分红都补贴。”“后扶”基地负责人肖军掷地有声。他介绍,基地由村委会投资兴建,五峰君越商贸有限公司每年6万元租赁经营,目前总规模600余头。

按照协议,公司受托16户易迁户肉羊148只,每年每只分红100元,协议到期归还购羊本金。像周常勉一样的分散养殖户,也将按协议收购联营联养的肉羊。

村集体稳收租金,易迁户“后扶”代养,8名村民在基地就业上岗……“都是乡亲,扶就真扶、干就真干!”见过桥蒿公路曾经的行路难,也亲历了乡亲们受过的贫困苦,肖军退出工程行业后,全身心投入“后扶”基地当起了“羊倌”。

“靠山吃山,得走新路。”驻村第一书记和盘托出他的计划:做好秸秆回收和分散养殖的文章,打造高山湖羊“一品”特色,带动全村形成产业链。

“秸秆以前大多一烧了之,既破坏生态又有安全隐患。”村党支部书记王松表示,新计划下,周边农户可以出售秸秆,或用秸秆换有机肥,还可以在自家参与分散养殖,最大限度降低养殖风险,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要是顺利的话,新一年还要上马有机肥项目。”一旁,肖军按捺不住插上话,“以后,土地越来越肥沃,羊群越来越大,老百姓的腰包也越来越鼓啦……”霎时,屋内愈加热闹了起来。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02-01 1 1 三峡日报 c279443.html 1 “后扶”产业湖羊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