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4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12版:远安

优化土地流转 小水果产出“大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火龙果、车厘子、榴莲等水果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远安县顺势而为,优化农村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一批“小而精”的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走进远安县花林寺镇高楼村火龙果种植基地,一个个红彤彤的火龙果挂在蔓条上,村民们正忙着剪枝、采摘、装箱。两年前,基地负责人谢红玉从福建返乡创业,在高楼村流转了20亩土地发展火龙果产业。好山好水出好果,谢红玉家的火龙果陆续成熟上市,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采摘。

尝到发展水果产业的“甜头”后,谢红玉打算再流转20亩土地种植香蕉和菠萝。由于流转土地面积大,涉及村民户数多,协商难度大,一时让谢红玉犯了难。关键时刻,村“两委”伸出了援手。村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开屋场会等形式,短时间协商20多户村民,达成了统一的土地租赁方案。

“村里帮我们和村民沟通、协调,租金还是和之前一样,我马上准备搭大棚,开始种植了。”谢红玉说道。

高楼村地理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特色水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化解土地流转中产生的矛盾,该村依据地形、地貌、土质等因素,将土地流转程序标准化、公开化、透明化。同时,探索建立村“两委”主导,党员中心户、乡贤能人、法律顾问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效十分明显。

“以优化村级营商环境为抓手,通过创新土地流转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高楼村招引了17家市场主体落户高楼村发展水果产业。产业的发展,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务工就业机会,村民与市场主体的关系更融洽了,共同发展产业的意愿更强烈了。”村党支部书记王平表示。

目前,通过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发展多品种水果种植,高楼村初步形成了“四季有果摘”的乡村新业态。全村水果种植面积达到了1002亩,水果产业已成为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的“甜蜜产业”。

花林寺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陈哲表示:“我们将以高楼村为示范,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实现产业发展与基层治理相融互促,推动农民收入、企业效益与村集体经济实现三方共赢,以基层治理的实际成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三峡日报通讯员 伍玉华张浉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03-04 1 1 三峡日报 c281035.html 1 优化土地流转 小水果产出“大效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