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1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3版:经济

为工业遗址、历史街区注入新活力——

让“沉睡”资源“活”起来

三线记忆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俯瞰809微度假小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龚昌俊 通讯员 黄月娥 张凡

5月18日,809微度假小镇游客络绎不绝,一批批远道而来的游客到小镇休闲度假、自助烧烤、溪谷探险;城区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项目(一期)建设步伐加快,昔日的老街道、老巷子、老建筑正在修缮复原。

近年来,宜昌锚定自身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内河滨江城市内涵式、集约型、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低效用地注入新活力,让低效用地“华丽变身”,成为新产业、新业态的承载地。2023年,宜昌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全国43个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之一。

老工业、新流量

工业遗址成景区

“周末带儿子来809微度假小镇游玩,让他通过户外运动锻炼身体,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压力。”在809微度假小镇过周末的李女士说。

809微度假小镇是在原华强机械厂,代号“809”的军工企业遗址打造的一个多业态旅游综合体。华强机械厂在上世纪80年代整体搬迁后,留下沿下牢溪两岸峡谷地带布局的工业遗址,总长度约7公里,总占地面积约550亩,房屋建筑120多栋、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为了盘活这块低效用地,宜昌着力打造全市最大的亲水临山工业遗址度假区,建设集旅游度假、红色教育、工业忆旧、环境保护于一体,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多业态旅游综合体。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专项推进国有资产划转。809厂整体搬迁后,土地及房屋产权移交给夷陵区政府,政府将资产划拨给宜昌石墨工业总公司,后因石墨工业总公司改制,资产划转至宜昌东湖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017年宜昌东湖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办理了土地划拨转出让手续。为激活工业遗址生命力,2019年经市场评估后宜昌行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转让取得该处土地和房屋使用权。

为支持老工业改造,依据《国土资源部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商务部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5号)和自然资源部《产业用地政施工作指引(2019年版)》(自然资办发〔2019〕31 号)5年过渡期政策,保留原工业用地用途不变,对该项目进行文旅改造开发。充分利用原有建筑进行改造,注入现代新时尚元素,深入挖掘军工企业历史内涵,弘扬和传承三线建设精神,打造研学旅游和红色教育基地。

809工业遗址一期改造项目投资1.6亿元,秉承“重保护、轻开发”理念,以存量、闲置资源为切入口,向“存量”要空间,将原厂房、宿舍等历史建筑改造为三线记忆展厅、清廉家风馆、工业风客房、养心书吧、亲子乐园,并配套修建了停车场、游步道、给排水、电力等设施,让历史建筑为新功能提供空间载体。一期改造项目运营以来,年均接待游客7.8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3600万元。

老街区、码头味

历史街区有乡愁

“城区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太古轮船、领事馆和天主教堂等文保单位已完成改造,恢复了优雅的‘面貌’。”宜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二马路项目负责人吴先念介绍,根据项目街区保护规划,保留原文保、历史建筑风貌,在修缮文保建筑过程中采取外墙刷透明保护层、贴仿古砖等方式保留原状,修旧如旧。“其余风貌建筑通过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等方式,优化街区功能、提升人居环境、激发老城活力。”

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是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有着百年历史,这里曾经洋行林立,领事馆遍布,是宜昌最古老的商业建筑群。现存的商埠建筑遗存形成了“万国建筑”风貌,如海关旧址、英驻宜领事馆等,不仅有历史纪念价值,也凝结了宜昌原始的商业记忆。满意楼、太古轮船办公旧址、邮政巷、天主教堂……每一处都能勾起老宜昌人的记忆。

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项目(一期)范围包括云集路、解放路、二马路、红星路、邮政巷、沿江大道围合区域及红星路沿线,更新改造用地155亩,涉及20个老旧小区、天主教堂等多个文保建筑、3处历史街巷的改造升级,总建筑面积151097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

为推动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坚持留拆并举,围绕“码头味、民国风、烟火气”,丰富活化历史场所,塑造城市新地标,保留城市记忆。坚持增存联动,将西陵区8亩商业土地与伍家岗区35亩居住用地连同二马路历史街区更新改造项目联动出让,充分挖掘市场力量,实现二马路改造资金平衡。将“改造权+开发权+经营权”一同打包出让,由实施主体负责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开发和街区运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全生命周期管理。

转思路、抓机遇

低效用地变热土

湖北省委、省政府赋予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的历史使命。面对新时期发展要求,宜昌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处理好不同阶段城市发展呈现出的空间、经济、社会三大结构优化调整问题。因此,必须加快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为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要素保障。

市直相关部门通过组织专班赴福建泉州、广东佛山等地考察学习,开展试点工作调研课题研究,形成18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调研课题,并建立联席机制,加强各部门协同联动推进任务落实。

为了将低效用地转化为高效用地,全市探索实施预告登记转让制度、低效商服优化政策、用地预申请机制,出台新中心土地集中集约高效利用指导意见,并对低效用地进行动态监管。

为调节商业服务业用地阶段性过剩,激活闲置资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探索低效商服优化政策,对企业自身原因终止建设的商业项目,由原业主提出调整土地规划用途申请,经可行性论证和控规调整后,收回土地使用权按新规划用途重新出让,原业主兜底竞买,稳慎推动“商改住”。今年3月,中建之星商改住项目以1.86亿元价款正式成交,4月中旬开始基坑开挖,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据了解,全市还将围绕2024年实施计划项目,以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重要切入点,研究低效用地空间策略,深入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路径,适时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政策包,建立起覆盖面广、内涵丰富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政策体系,让低效用地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热土地。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05-21 为工业遗址、历史街区注入新活力—— 1 1 三峡日报 c287694.html 1 让“沉睡”资源“活”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