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7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12版:守护长江·碧水东流

推进国土绿化 共建绚丽花城

——市林业和园林局推进长江保护修复纪实

百里洲镇生态廊道提升工程。

灯塔广场。

卷桥河湿地。

义务植树活动。 三峡日报记者 黄翔 摄

江豚跃出水面。 三峡日报记者 黄翔 摄

夷陵区南亚村油菜花田。

运河公园绣球花展。

今年4月11日,国家林草局发文公布,宜昌市荣获2023年林长制激励表扬市。此次全国共14个地级市上榜,宜昌成为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宜昌,一座融山水之灵秀与都市之繁华于一体的城市。

这里一半是青翠欲滴的山峦,一半是高楼林立的都市景象。长江如一条巨龙蜿蜒其间,见证着时光流转中的城市印记。

近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以赴答好长江大保护“必答题”。

全市林业和园林系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全域生态复绿、精准灭荒、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国土绿化质量提升等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为保护长江编织绿色屏障。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41.4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9.67%,城区绿地率41.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0平方米。

推深做实林长制 守护绿水青山

近日,在距离三峡坝库区上游7.5公里的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基层林长田风雷背着工作包,踩着厚厚的落叶,与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一起行走在深山老林之中。

田风雷作为五指山片区的林长和管理站站长,守护保护区3万余亩森林资源是他的职责,他每周都会带领五指山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穿行在林间小道、山涧峡谷中,一边观察记录沿途动植物生境状况,一边观察鸟兽踪迹,安装红外相机,同时还要时刻关注人为活动痕迹,防止出现乱采盗挖、滥捕乱猎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情况,默默守护着一方生态安全。

为守护一江清水浩荡东流,宜昌市近年来积极探索构建林长制体系,设立四级林长7835名,通过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和创新生态保护协同机制,筑牢三峡生态屏障,让生态更美、百姓更富。

宜昌市还构建“林长+”机制,多方面扩展林长职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治理。

创新推出“林长+园林绿地”,在全省率先将城区园林绿地纳入各级林长责任范围,林长带头调研督导城市园林绿地建设,高标准、高品质谋划推进。

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长制“一长两员”网格化管理,2023年试点,今年将在全市全面推行,划定管理网格、落实网格人员、明确人员职责,逐步构建覆盖全域、分类分区、精准高效的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体系。

在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基础上,规范确立了“林长制+生态司法”联动协作机制,目前已成为宜昌市级品牌。

水清岸绿景美 见证修复之路

5月16日,海外华文媒体及中国香港作家代表一行来到宜昌,参观长江大保护可持续实践主题艺术展,领略长江生态综合治理的“宜昌路径”。

长江岸线新晋“网红”灯塔广场,迎接着一批批远来参观者;各类充满想象的艺术装置,见证着宜昌的岸线修复之路。

地处猇亭区的灯塔广场原为磨盘港砂石码头。近年来,宜昌持续实施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治理,打造了绵延50里的城市滨江绿廊,昔日码头、厂房变身绿地广场,形成了一条集历史、人文、景观、生态于一体的美丽岸线,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长江岸线修复是落实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修复手法、记忆保留、空间营造,都传递着生态理念。

近年来,宜昌坚持科学绿化,大力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优秀”等次。制定印发流域治理林业和园林实施方案,持续推进“两江四水”生态廊道建设,“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33.5万亩,重要节点绿化项目67个。

全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紧盯森林景观质量提升目标,全面聚焦“山体增彩、四边增绿”,按照“村有行动、乡有示范、县有精品”要求,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建成了一批示范项目,“十四五”以来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5个、森林乡村78个。

创新尽责形式,全民参与植绿护绿。全市各类义务植树活动主动对接流域综合治理、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全面升级宜昌市“互联网+义务植树”平台,每年约200万人参与各类尽责形式的义务植树,折合植树约900万株。

触摸生物之美 聚力和谐共生

如今,漫步于江边,时常能看到“微笑天使”江豚在江中嬉戏。

作为长江水质的“晴雨表”,江豚频频“亮相”也印证着宜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除了江豚,还有很多“挑剔”的“环评师”也择宜昌“上新”:湖北三峡万朝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影像时,首次发现旗舰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鸟类监测人员在迁徙候鸟“补给站”关洲宜都段首次发现白化斑嘴鸭。

近日,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海拔1380米的小溪中,发现4条“小娃娃鱼”幼体。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鉴定,确定该物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斑拟小鲵。

黄斑拟小鲵四肢较弱,运动能力不强,分布地域性明显,一旦狭小的栖息地被破坏,就会在这个区域灭绝。

这是该物种在宜首次发现,也是后河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写照。

跟后河一样,宜昌还有很多类似的自然保护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全市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30个,占国土面积的11.11%;已知种子植物5582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47种;已知陆生脊椎动物601种,其中国家一级24种、二级89种。

为全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宜昌联合荆州、荆门、恩施、神农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的决定》,这是湖北首部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规性决定,也是率先在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探索跨区域协同立法。

四季“皮肤”变幻 打造绚丽花城

在刚刚过去的5月,运河公园绣球花展成为朋友圈“顶流”。

本次绣球花展共展出银河、舞姬、粉红佳人、太阳神殿、无尽夏等20余个品种、2万余盆绣球花,并搭配喷雪花、银叶菊、玉簪、大花海棠等各类网红花卉3万余盆。

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花展将绣球花与莫奈油画布景相结合,结合运河公园自身水域条件,通过模拟场景和花艺布置,“莫奈运河 绣球印象”成为绝美打卡地。

四季常绿,季季有花。从年初开始的报春花节,到初夏的绣球花展,如今的多肉展,宜昌花事活动丰富。

四季有花可赏并非一日炼成。早在2015年,宜昌就有意识地推介春季赏花。近年来,宜昌又以“花园城市”“公园城市”等建设为契机,见缝插针地在城市画布中添绿、增彩。

2023年,宜昌聚焦“增量提质、立体绿化、串园连山、花漾宜昌”四大任务,大力实施增花添彩行动,生态本底越筑越牢,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全市累计完成增花添彩项目1060个。新增城乡公园17个,口袋公园56个;新建森林步道33.6公里,城市绿道77.95公里;打造花街14条,花景节点65处,花田花海50万平方米,举办花事活动43场次。

今年,宜昌继续提档升级,提出用5年时间建设成一座“有生命、有色彩、有活力、有温度”的“绚丽花城”。围绕“道路、公园、节点、水系、山体”重点推进110个项目实施,三峡中央公园、柏临河生态廊道、共联山体等一批示范项目加快建设。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13条花景道路打造,新建101公里最美宜道,新增镇镜山公园等8个赏花公园,“绚丽花城”的主骨架加快形成。同时结合城市更新,围绕市民集中活动空间,利用城市边角地打造花景节点33处,点靓了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深入推进“一园一花”建设,将“赏花+”融合多元场景,打造赏花主题公园品牌,城东公园红梅、磨基山公园樱花、柏临河公园二月兰、运河公园绣球花等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特色的赏花公园赢得百姓点赞。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创新推行“山头林长”制度,全市56家市直部门包保13座山体,春季栽植开花色叶苗木5931株,共同推进山体美化彩化。

5月31日,《宜昌市“绚丽花城”建设规划(2024—2028)》获市政府同意,正式发布。

根据规划,到2026年,全市预计完成150个花景建设重点项目,以中心城区花景建设示范带动全域人居环境协同高质量发展,培育“花漾时光”品牌,彰显花漾宜昌魅力。到2028年,“两江四水、花景通廊、花点密布”的全域“绚丽花城”格局基本形成。

久久为功。如今的宜昌,江豚、中华鲟尽情撒欢,街头巷尾的花香扑面而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已经展开。

一江碧水向东流,宜昌正阔步前行,迈向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美好明天。

三峡日报记者 郑延 通讯员 甘露 熊沵 曾强 隆雨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提供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06-07 ——市林业和园林局推进长江保护修复纪实 1 1 三峡日报 c289346.html 1 推进国土绿化 共建绚丽花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