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4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8版:专刊

潘家湾擎民族团结大旗 走富民强乡之路

维纳斯酒店成为宜都对外的一张名片

“飞地企业”吉洪化工产销两旺

梁山半高山蔬菜畅销全国

茶叶成为村民致富“黄金叶”

茶乡女儿会“点燃”山乡

土家儿女欢歌载舞庆盛会

人大代表入户为民排忧解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000年6月,潘家湾土家族乡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湖北省12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也是宜昌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2024年1月,一个重大喜讯传来,潘家湾土家族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也是全省唯一一个上榜乡镇,这是1.5万名潘家湾儿女用23年不懈努力打造的金字招牌,来之不易,熠熠生辉。

民族团结一家亲,潘湾大地百业兴。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民族团结的旗帜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殷切关怀、鼎力帮扶下,地处鄂西山区门户的潘家湾土家族乡实现华丽变身:经济发展大步跨越,乡村振兴异军突起,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富裕安康……

飞地兴乡

2023年,潘家湾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达到7.79亿元,位居宜都山区乡镇第一。

一个地处山乡、工业“腿短”的山区乡镇,如何交出这一满意答卷?

潘家湾土家族乡党委书记吴光立介绍,作为偏远山区乡镇,潘家湾的确存在诸多先天劣势,但近年来,乡党委创新思维,通过发展“飞地企业”的方式,为潘家湾招引了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企业,让乡域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小桥流水相依,亭台楼榭环绕……走进位于宜都城区入口处的维纳斯度假村酒店,仿佛置身于沿海城市某星级酒店。

鲜文学是地地道道的潘家湾人,早年出门创业,事业有成后回家乡投资。维纳斯度假村酒店是他的“杰作”,也是潘家湾土家族乡招引的“飞地企业”。

酒店采取加盟模式,与维也纳国际酒店集团合作,由该集团派出专业团队打造,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服务质量,都力求与国际接轨。酒店2019年开业后,客流量逐年攀升,成为宜都对外接待的一张名片。

鲜文学还与宜都国通公司合作,在青林寺景区打造水上乐园、沙滩清吧、主题露营、鲟鱼餐厅等新业态,推动宜都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不仅仅是维纳斯,北山超市、吉洪化工等一大批“身”在城区、税在当地的“飞地企业”也得到快速成长,成为潘家湾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招商引资是“源头活水”,历届潘家湾党委班子深谙此理。该乡坚持主要领导带头,班子成员全员上阵,紧盯优势企业,开展精准招商。2023年,全乡上下累计外出招商153天。该乡在维纳斯酒店设立招商引资外联处,充分发挥乡贤带动力量,吸引天南海北的潘家湾人回乡创业兴业。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该乡在营商环境上狠下功夫,在宜都市率先成立潘家湾商会,让乡内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同时,健全党政干部联企制度,要求联企干部扎根企业,服务企业,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让服务的“重力度”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度”。

“乡干部的服务真是贴心,当初回宜都,两眼一抹黑,是他们帮我跑各种证件、协调各种关系,帮助企业走上正轨。”鲜文学感慨地说。

乡经发办主任郑涛介绍:“2023年,全乡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个,累计签约投资额3.04亿元,新开工项目12个,新投产项目10个,完成新时规上企业3家、限上商贸业企业5家,新增国家高新企业2家,新增自营出口权企业2家。”

产业富民

梁山的龙芽大白菜畅销香港,在山乡引起不小轰动。

创造这一“奇迹”的是宜都市金萱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杜永军早年在外办企业。2019年,他响应家乡号召,回乡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由企业老板向“新农人”转型。

在外多年闯荡经历,让他的蔬菜种植产业如鱼得水。

他聘请本土蔬菜专家当顾问,种植适宜当地气候的红辣椒及龙芽大白菜;坚持“数字化”种田,建起了塑料大棚,全力推进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瞄准武汉、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市场,多方联络建立起了固定的销售渠道。

走进金萱蔬菜专业合作社数字化种植大棚,“科技感”扑面而来,塑料大棚上端管线密布,自动化喷头正在喷洒水雾,大棚内,一株株辣椒苗茁壮成长。

在他的努力下,梁山村从一个偏远乡村蝶变成蔬菜大村,合作社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辐射周边4个村。去年,合作社销售大白菜1100吨,红辣椒600余吨,创产值600多万元。合作社在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真金白银”。基地常年聘请当地村民务工,每年为村民带来300多万元劳务收入及近百万元的土地流转收入。

一片小小的茶叶,如何演变为村民致富的“黄金叶”?在潘家湾,“点茶成金”的故事比比皆是。

天色向晚,66岁的吕家坳村村民向长权卖完茶叶,喜滋滋地坐在自家屋里算“茶叶帐”。

“目前10多亩茶园春茶卖了一万多元,卖夏茶可挣5000元左右,加上秋茶,一年挣两万元没问题。”向长权告诉记者,三个孩子们都在城里安了家,他和老伴两人管理10多亩茶园,“虽然辛苦点,但日子过得充实。”

在吕家坳村,田野里、山坡上分布着大片绿油油的茶园,成垄成行、修剪整齐的茶园在带给村民收入的同时,也成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纽带。每到春季,大量自驾游客涌入该村,观茶园、品新茶、吃农家饭成为“乡村三部曲”。

在将军山村,优质的茶基地引来“金凤凰”。五峰客商投资5000余万元在该村兴建大型茶叶加工厂,推动当地茶产业提档升级。当前,该企业已与茶农签订1000多亩茶园合作协议,统一进行技术指导,推行无公害种植,带领茶农共同致富。

近年来,围绕产业提档升级,潘家湾土家族乡着力提升茶叶品质,引进市场主体,由传统的茶叶粗加工向精制茶、宜红茶生产转型。目前全乡茶叶总面积突破3万亩,年产量达4900余吨,年创产值上亿元。

旅游业也是潘家湾重要的富民产业。在沈家冲村,奥陶纪石林景区内游人如织,依靠旅游,村里种植的50亩猕猴桃基地产销两旺。在梁山村,依托梁山旅游资源,当地村民开起了民宿,办起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

“依托当地资源,做活特色产业,潘家湾找到了富民强乡的‘金钥匙’。”潘家湾土家族乡乡长张劲松说。

文化铸魂

2023年7月8日,宜都市第八届潘家湾土家族乡茶乡女儿会在该乡奥陶纪石林公园举行,潘家湾儿女欢歌载舞,其乐融融。

连续8年举办茶乡女儿会,是潘家湾土家族乡坚持文化铸魂、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

吴光立介绍,潘家湾土家族乡制定乡村振兴五年规划,高位推进全域生态旅游,探索出了一条“三色三美”的发展路径,即依托纯正的红色基因文化、纯美的绿色生态文化、醇厚的土家民俗文化,打造富美、秀美、和美“三美”潘家湾。

在将军山村,“红色”成为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打色。

将军山村是革命先烈叶光吉故里,也是潘家湾烈士陵园所在地,“红色”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村里依托沿途红色景点,高标准修建2公里红色旅游线路,并修建“光吉红军广场”、“忆苦思甜农家乐”等旅游接待设施,让“红色”提升当地村民的幸福“成色”。

在吕家坳村,古色古香的土家风情建筑吸人眼球。飞檐翘角、青瓦白墙、栏杆垛脊、吊脚楼、马头墙……这些充满“土家元素”的民居让游客大饱眼福,“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土司时代。”

村里新修建村民休憩广场,廊台亭榭,鸟语花香,成为村民、游客休闲驻足的好去处,太阳能路灯、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标配”进一步提升当地旅游档次。不远处,具有百年历史的邓家老屋成为该村另一特色景观,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

独具土家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潘家湾的宝贵财富,以吴昌英为代表的一批乡土人才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五一”期间,吕家坳村吴昌英的“吴婆婆”酥饼一饼难求。原料纯正、纯手工制作、柴火烘焙的酥饼口感极好,受到消费者追捧,一年能卖出30多万元,并由此带动当地特色食品产业发展。

南冲村,酒香氤氲,古老的酿酒工艺在这里传承。熊世春从事古法酿酒30余年,他采用当地传统酿酒工艺,酿出的清香型白酒清冽甘醇,俏销周边县市,年产值达到40多万元。

宜红茶是与祁红、滇红齐名的我国传统外销三大工夫红茶之一。宜红茶在潘家湾制作工历史悠久,当地“宜红技艺”宜昌市级传承人管代益制作的宜红茶条索紧细、汤色红润、滋味鲜淳,成为潘家湾对外的“名片”。

红色、绿色、土色“三色文化”,为多彩潘家湾注入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民生提质

“以前吃水全靠天,现在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感谢胡大英代表。”潘家湾村三组村民谢远珍拧开屋后的水窖水龙头,清澈的水流汩汩而出,“水质非常好,透着一股甘甜味。”

胡大英是宜都市人大代表,当了13年的小组长,因为人公道、热心而受到村民的尊重和信任。她多方奔走,让山区百姓吃上干净的自来水;她组织留守妇女组成春茶巡回采摘团,确保春茶采摘不误季;她带领塆里妇女义务巡河,清理河面漂浮物、河岸垃圾,让石羊河一年四季绿水潺潺……

2022年,宜都市人大在潘家湾启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基层探索实践活动。此项活动以“湾落”为平台,充分整合本土人大代表力量,发挥代表在宣讲政策、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参与管理、有效监督、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和乡村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

潘家湾土家族乡现有63名三级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和土家儿女相聚一堂,围绕政策宣讲、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矛盾化解等,“打土锣”“说土话”“支土招”,发展“乡土民主”,推进共同缔造。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引领示范作用,乡党委多方引导成立了12个人大代表工作室,工作室特色鲜明,有形有料。胡大英工作室围绕百姓日常生活,倾心为民解难;胡安明工作室着重茶产业链延伸,带领村民致富;杜永军工作室立足高山蔬菜发展,串连城市乡村……

该乡连续9年开展“一事一议”先建后补制度,村民进行入户道路、田间作业道路硬化及修建饮水池等公益设施建设,按照“先议后筹、自主实施、先建后补,奖补封顶”原则,全面进行财政补贴,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

为解决群众吃水难,乡、村多方筹集资金,在各村民集中点修建大型水窖。2023年,该乡投资5000万元,推进潘家湾饮水工程,力争2025年10月1日实现全乡集中饮水全覆盖,困扰潘家湾人民千百年的缺水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

为优化干部作风,做实民生实事,该乡扎实推进“一访四问”工作法,系列走访老党员、老干部、脱贫户等九大类人群,“问计”探访发展之路,“问需”体察民生疾苦,“问稳”构建和谐山乡,“问廉”倡导风清气正。

在海拔近千米的南冲村老龙坪,“云上南冲”微露营度假基地加速推进。这个由宜都国通公司和南冲村共同投资兴建的农旅融合项目,将为当地村民带来更多致富机遇。村党总支书记胡凤莲说,“项目得到群众大力支持,目前配套的道路扩建及饮水工程已经启动。”

武陵山脉,巍峨挺拔,魅力潘湾,风头正劲。

今年,潘家湾土家族乡锚定更高目标,1.5万名潘家湾人民勠力同心,奋勇拼搏,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艳,让潘家湾变得更富更美,为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宜都贡献潘家湾力量。

记者手记

民族团结百业兴

群山环绕的潘家湾,是一片民族团结的热土。

在这里,土家族和汉族儿女手牵手、心连心,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在潘家湾土家族中小学,一则感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土家族姑娘李思琦家离学校较远,上学不方便,汉族姑娘吴晓燕家住学校附近,她主动邀请李思琦到她家居住,两人共同生活,互相帮助,双双考入宜都市一中。

这是该乡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在当地,民族融合的基因已渗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潘家湾土家族乡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力量。

在这里,飞地经济蓬勃发展,土家汉子鲜文学带头办企业,并依靠自身人脉招引了一批企业入驻;特色产业奏响富民新曲,蔬菜、茶叶、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赋能提质,鼓了老百姓的钱袋子;基层治理有声有色,三级人大代表活跃山乡大地,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献智献力……

“高擎民族团结进步大旗,坚持飞地兴乡、绿色富民发展战略,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富有潘家湾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潘家湾人民谋取更多福祉。”吴光立表示。

三峡日报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赵孟莹 艾晶军

本版图片由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人民政府提供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06-24 1 1 三峡日报 c290467.html 1 潘家湾擎民族团结大旗 走富民强乡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