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万龙云、通讯员郑家录)7月7日,经过5个小时的“缓慢移动”,造槽机从25号墩柱顺利抵达26号墩柱,实现了宋家嘴渡槽对柏临河的跨越,标志着宋家嘴渡槽拆除重建工程已经完成80%,预计今年12月底完成主体工程。项目建成通水后,将改善下游灌溉面积52.15万亩,提升灌区生产、生活以及农业用水供水保证率。
现场,一台40米长、重550吨的造槽机横跨25号墩柱和26号墩柱。工人陆续进场,开始安装槽身模板。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进行绑扎钢筋、天泵浇筑混凝土、预应力张拉等工序,槽身即浇筑完成,一节槽身的工期预计在20天左右。25号和26号墩柱“站立”在柏临河里,为避免涨水带来的钢筋、混凝土运输以及工人出行困难,浇筑也在和汛期赛跑。
市东风渠灌区管理局副局长严江华介绍,造槽机的运用是宋家嘴渡槽重建的“亮点”。造槽机在空中直接完成浇筑,一次性成功,确保了质量和安全。同时不用吊装,减少对周边耕地的影响和噪声污染,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宋家嘴渡槽是宜昌市东风渠灌区最长的渡槽,始建于1970年,因安全隐患于2022年3月29日拆除原址重建。宋家嘴渡槽拆除重建工程投资2.2亿元,渡槽总长2105米,目前已经完成38跨约1600米的建设进度,完成整体进度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