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记者 孙玉敏 通讯员 耿若尘 刘洁
11年扎根基层,11年水火考验,11年初心不改。从“吊车尾”到消防尖兵,伍家岗区沈家店路消防救援站灭火救援班班长王杰在实战中练就一身临危不乱、胆大心细的好本领。入职11年来,先后荣获个人嘉奖5次,优秀消防员称号2次,并荣获过全国消防救援队伍“训练标兵”和“荆楚十大卫士”称号。
7月20日,记者走进沈家店路消防救援站,近距离了解王杰的故事。
“垫底新人”苦练成“业务骨干”
18岁那年,王杰加入消防队伍。因为身材瘦弱,体能跟不上,王杰经常在训练中掉队。为了尽早追上队友,体重不到50公斤的王杰给自己制定了“魔鬼训练”计划。绑着沙袋、背上空气呼吸器、提着水带主动加练长短跑,每天坚持在就寝前做上300个俯卧撑、300个下蹲、300个仰卧起坐……慢慢地,王杰从赶上训练进度,到超越同班战友,逐渐成长为一名“尖刀兵”。
王杰常说:“只有不断训练,磨炼身心,磨砺意志力,在遇到险情的时候才能更加从容应对,为救援争取时间。”
11年抢救遇险群众500余人
参加消防工作11年来,王杰参加灭火战斗、抢险救援30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500余人。
2024年,一名58岁独居老人因家中失火被困火场。现场布满浓烟,没有丝毫能见度。王杰冲入火场,趴在地上低姿匍匐开展救援,经过3分钟的艰难摸索,在浴室的角落找到被困人员,出火场时,王杰的头盔都已经被火场的高温熔化,身上穿的战斗服也因为火舌舔舐而出现破损。
2023年,一处山体出现滑坡。王杰放弃照顾住院的父亲,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连续五天五夜坚守在救援一线。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每逢节假日王杰都在站里度过。2岁的女儿总是期盼父亲能够常常回家,陪伴左右。
王杰说:“我是父亲也是儿子,但我更是一名党员、一名消防员,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去哪里。”
用青春热血书写人生篇章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了多少,而不在于索取了多少。”王杰始终信守着这样一句格言。入队以来,王杰联合社区、社会单位参与各项爱民便民公益及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多达500小时,先后帮助困难学生、家庭及孤寡老人100余人。
每当有人问他参加志愿服务“这么拼”原因时,王杰总是说:“只是想尽点微薄之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怀着这份朴实无华的信念,王杰每年会拿出部分工资献爱心送温暖,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与圆梦微心愿、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1年,王杰用自己的青春和满腔的热血诠释“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含义,同时也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