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4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8版:金融

上半年宜昌金融运行“成绩单”出炉

金融活水润宜昌 聚力赋能促发展

2024年上半年,宜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35亿元、贷款增加635亿元,存款、贷款余额继续保持全省同类市州第一,贷款增量、增幅均居同类市州首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评全省第一,被评为全省金融信用示范市;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今年来,全市各金融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聚焦“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战略,优化信贷服务,加大信贷投放,以金融力量为新质生产力锻造“新引擎”,提供强劲动能,不断促进更多成果转化落地,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人民银行宜昌市分行、宜昌市金融服务中心

金融运行跑出“加速度” 服务实体经济见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扎实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金融运行稳中向好,呈现总量多增、结构优化、成本下降的良好态势。

金融总量稳步提升。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462亿元,较年初增加335亿元,同比增长5.24%;贷款余额6563亿元,较年初增加635亿元,同比增长15.06%。存款、贷款余额继续保持全省同类市州第一,贷款增量、增幅分别位列全省第2和第1位,均居同类市州首位。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强化。优化重大项目“1+4”融资服务机制,上半年支持“四个重大”项目、省级重点项目72个、222.6亿元,争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13个、7.6亿元。6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民营主体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工业贷款、县域贷款分别增长22.8%、15.84%、27.1%、38.79%、20.48%、18.26%,均高于全市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融资成本稳中趋降。健全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贷款市场利率定价,促进企业融资成本稳步下降。6月全市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33%,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35%,1-6月共为中小微企业减免担保费7659万元。

资本市场提质扩容。促推康农种业、戈碧迦成功上市,力佳科技成功迁入,新增上市公司3家,居全省同等市州首位。储备上市后备企业149家,省级“金种子”企业44家,2家企业已进入在审阶段。新增直接融资额132亿元。

金融生态持续向好。持续加强地方法人银行的风险监测,加大不良债权清收,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高标准组织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月活动,重拳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截至6月末,全市不良贷款率降至0.7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评全省第一,被评为全省金融信用示范市,连续22年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市,实现全省金融营商环境测评“三连冠”。

三峡日报通讯员 黄巧萌 李晓琳

■建行三峡分行

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截至6月末,建行三峡分行存贷款总规模突破1755亿元,各项贷款新增122.52亿元,对公贴息贷款新增108.35亿元。

聚焦“四个重大”,助力重点项目建设。主动践行大行担当,助力“四个重大”落地见效,共计为20个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工程项目授信236.19亿元,投放29.49亿元,上半年为9个项目新增授信99.5亿元,新增投放11.01亿元。

聚焦绿色低碳,助推产业焕新升级。围绕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支持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含绿量,绿色贷款余额327.4亿元,新增91.6亿元。

聚焦创新赋能,加快科创企业成长。创新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助力科创企业成长。截至目前,科技金融贷款余额201.1亿元,新增33.9亿元,已为全市87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支持36.47亿元。直击科创小微企业融资痛点,打造“五专”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精准评价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推出“善新贷”“善科贷”“创新积分贷”等多款产品。已累计为宜昌市232家科创中小企业授信3.95亿元,投放3.13亿元。

聚焦普惠小微,用心扶持市场主体。始终坚守“服务大多数”的初心,大力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截至目前,普惠贷款余额57.86亿元,新增2.48亿元,普惠贷款客户11812户,新模式授信客户17474户。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推出“茶叶经销贷”“柑橘经销贷”“淡水鱼养殖贷”“果蔬经销贷”等涉农信贷产品,为相关涉农普惠客群投放贷款5亿元。针对小微客群融资需求,推出“商户云贷”“善营贷”“善担贷”“个体工商户抵押快贷”等产品,已累计为5000余商户授信20亿元,累计投放贷款超32亿元。

三峡日报通讯员 滕明华 潘晓路

■三峡农商银行

在坚守定位中履行主责主业

三峡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支农支小支实定位,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全心全意服务宜昌百姓。截至6月末,三峡农商银行存款余额1397亿元,净增15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53亿元,净增84亿元。

该行扎实推进“开展六增六访 践行四下基层”活动,全员开展大走访、大对接,提供全方位、立体化金融服务。上半年,首贷客户4245家、首贷户贷款净增25.65亿元;上半年支持企业客户净增1183家,信贷服务覆盖了全市6982家企业,贷款金额达到578亿元,企业客户的贷款较年初净增56亿元。

该行积极运用“金融村官+整村授信”优势,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制定了“金融村官”开展党建互联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方案,累计为农户建立经济信息档案43万户,为其中4万农户提供资金25亿元,服务农村新型经营主体9500户,发放贷款138亿元。

针对不同小微企业群众融资需求,该行推出了“三峡链式贷”“科技信用担保贷”“茶旅融合贷”等产品。上半年,全市农商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86亿元,较年初净增66亿元。其中,支持创业群体,服务了3.6万个创业主体,创业贷款余额达到135万元;针对小微企业临时资金周转需求,运用应急转贷纾困267户小微企业,提供周转资金支持11.1亿元。

三峡日报通讯员 陈梦京

■民生银行宜昌分行

不断推进金融创新和服务升级

民生银行宜昌分行秉承“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使命,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推进金融创新和服务升级。

发展绿色金融。该行积极围绕国家“双碳”目标,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持续加大对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低碳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上半年新增绿色信贷投放金额合计6.96亿元。

强化普惠金融。该行推出全线上信贷产品“易创E贷”“出口e融”“民生惠”产品,满足了不同中小客群融资需求,上半年普惠小微贷款新增投放1.57亿元。

助力科技金融。该行创新科技企业信贷服务模式,推出了“易创贷”系列产品,为科创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上半年累计为10家科创企业发放贷款,放款金额合计1.72亿元。

持续支持地方重大项目建设。该行持续梳理更新重点项目清单,开展精准营销和信贷投放,以实际行动为宜昌建设添砖加瓦。上半年,分别对五个不同领域的重点项目,累计新增放款3.72亿元。

三峡日报通讯员 黄铃钰

■华夏银行宜昌分行

为宜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底色

华夏银行宜昌分行持续加大对宜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宜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底色。

该行围绕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部件生产制造、资源循环再利用、绿色交通三大绿色重点行业,绘制产业生态图谱,筛选重点营销目标客群,形成营销客户白名单,持续推进核心企业生态营销全覆盖。截至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80326万元,同比增长77.97%。

该行创新金融服务,真正发挥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效能,推动生态价值提升。3月末,成功落地华夏银行系统内首单EOD模式绿色项目贷款,专项用于宜昌市儿童公园改造升级项目建设,总计投放金额1亿元。本次投放的EOD绿色贷款就是以停车收入、充电桩收入、户外游乐场收入、主题商业及餐饮收入等运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支持宜昌市儿童公园水环境治理、公园绿色建设和片区生态修复等改造升级建设的典型案例,也是通过市场化运作、一体化实施、可持续运营,实现以产业收益反哺生态治理,以生态治理提升产业收益的创新范例。

三峡日报通讯员 于红娜

■工行三峡分行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工行三峡分行顺利实现全省首笔设备更新贷款1.7亿元投放。这是该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抢抓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再贷款发展机遇,汇集优势资源,加大对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中长期资金支持的又一生动案例。

今年以来,工行三峡分行坚持自身优化与精准浇灌双线发力,持续强化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努力为宜昌区域新质生产力蓄积发展动能。截至6月末,该行科创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其中制造业、国高、战新、“专精特新”贷款净增46亿元,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立足实体经济所需,积极助推产业升级。该行结合宜昌区域实际,及时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金融产品,以信用为主担保方式,纾解了企业以往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上半年,该行为5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发放约4亿元贷款资金,为企业注入了“源头活水”。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该行通过制定科技金融发展规划、构建特色运营体系、打造科技金融专属产品等方式,破解科技金融领域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信用风险高的发展瓶颈,立足科技企业“两高一轻”的融资特色,提出看未来、看团队、看技术的“新三看”科技金融融资理念,注重打造科技金融“共赢圈”“朋友圈”“生态圈”,形成了“敢贷、愿贷、会贷”的良好业务氛围,今年以来已与300多家科技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

深化科技和数据赋能,增强金融向“新”能力。该行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举措,打造“专精特新”客户特色化金融服务优势。一方面优化办理流程,简化资料要求,减少审批流程,极大促进了业务推动的便利性,为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发展进行了有效赋能;另一方面加强与县市区政府合作,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及需求,共同推动包括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担保增信方式,努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全面覆盖的“专精特新”金融服务体系。

三峡日报通讯员 王攀

■中行三峡分行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中行三峡分行牢牢守住“金融为民”初心,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工作质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又普又惠,好用不贵”的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中行三峡分行累计投放公司普惠贷款逾18亿元,共为320余户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公司普惠贷款增幅达到56.64%。

创新联动模式,与市金融局联动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助企融资解难题”活动,与市综合保税区联合开展“惠泽天下,普及万家”活动,与县域地区经济工业园联动,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深入园区、商区、企业、乡镇进行走访,宣讲普惠贷款政策,充分了解小微企业、涉农主体的发展现状和融资需求,为经营主体量身配置产品,促进金融资源精准匹配客户需求。

创新产品模式,针对不同类型客户陆续推出“专精特新贷”“外汇贷”“信用贷”等产品,不断延伸服务领域及适用范围,普惠金融产品由线下向线上转换,进一步简化业务操作流程,提高贷款办理时效。

创新宣传模式,潜心研究市场与客户,通过线上与线下、厅堂与户外双重发力,营造浓厚的普惠金融宣传氛围,同时借助网络平台推出普惠金融产品直播,在线与客户互动答疑,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峡日报通讯员 周艳

■邮储银行宜昌市分行

诚心“橙”意 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2024年,邮储银行宜昌市分行启动主题特色支行建设活动,将秭归县支行打造为“脐橙之乡”主题特色支行,对网点软硬件、金融产品及行业服务进行了全面升级,宣传秭归脐橙文化,助力秭归县乡村振兴发展。

开辟特色专区。橙子靠垫成了客户的新宠,阅读专区的秭归文旅宣传手册、脐橙文化史等书刊放慢了客户的脚步。“脐橙之乡”主题特色支行建成以来,以“脐橙文化元素+金融服务”的形式开展了多场主题活动,为小朋友开通“知橙识橙”小课堂,为女性客户举办“橙心答谢”客户插花节,为老年人开通“小橙理财”财富讲座,获得一致好评。

创新产品升级。从一颗橙子到一个产品,为了提升客户体验,提高信贷服务效率,邮储银行从2018年开发的“橙信贷”,到2024年创新升级的“脐橙产业贷”,再到面向脐橙龙头企业发放的“科创信用贷”等,产品额度从几十万元提升至最高5000万元,审批形式也从传统线下审批转型为数字化线上审批,帮助客户快速融资。同时,围绕客户、产品、联动、服务、风险、科技六个维度,全面打造“1+N”服务体系,制定“一户一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

助力产业发展。为促进脐橙产业发展,邮储银行组建金融服务专项小组,积极开展行业走访调研,以地标产品脐橙为重点,强化推进“产业+项目”升级模式,围绕脐橙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实行“清单式”走访对接,上半年,秭归县支行脐橙产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幅达186%。

以“橙”待人,诚心“橙”意为客户服务,邮储银行宜昌市分行通过“脐橙之乡”主题,将金融服务全面融入地方特色,提高客户体验及满意度。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进辖内“一行一品”主题特色支行建设工程,为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及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三峡日报通讯员 夏芸 王殊琦

■光大银行宜昌分行

不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光大银行宜昌分行聚焦做好“五篇大文章”,积极对接省市重点项目。

该行持续保持与省、市级重点项目的高效对接节奏,审查审批主动向前一步,在支持省、市级重大项目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充分展现了光大速度和光大担当。截至6月末,该行支持宜昌区域重点项目5个、累计发放对公贷款超过16亿元。

该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积极贯彻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切实助力做好保交房工作。在组织领导上,该行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部署工作安排、打通业务堵点、压实主体责任。在授信审批环节,开通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前置预审+平行作业”机制,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各批次项目审批。上半年,该行已完成两个“白名单”项目审批,审批金额4.6亿元。

三峡日报通讯员 王威

■平安产险宜昌中心支公司

凝聚金融力量 助力经济发展

平安产险宜昌中心支公司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该公司从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领域入手,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截至6月末,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7066亿元,充分发挥保险风险“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其中,累计为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大数据等产业提供风险保障44亿元,为369家安全生产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亿元。累计提供绿色保险保障1100万元,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持。

持续创新升级小微企业保险产品,不断优化保障方案,上半年累计为2.5万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20亿元。持续提升农业保险的供给品类、保障水平及承保区域,承保品类从单一的育肥猪扩展到玉米、油菜、中药材、马铃薯、水稻等九大品类,风险保障水平达到9.5亿元,承保区域增加至7个县域。同时,依托“保险+科技+服务”的模式,截至6月末,累计为农村住房提供风险保障11.6亿元。

三峡日报通讯员 廖亚婕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07-24 上半年宜昌金融运行“成绩单”出炉 1 1 三峡日报 c292910.html 1 金融活水润宜昌 聚力赋能促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