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这一部署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有效应对人口发展趋势、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是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二,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是适应人口变化形势、服务支撑人口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人口是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必须深入研判人口规模结构变化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不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形成与人口分布相匹配、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布局,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效能,增强教育体系的服务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第三,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需要找准推进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要坚持规划引领,将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强化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前瞻性配置。完善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确保有效满足欠发达地区教育需求,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完善教育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供给和输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推动城镇学校扩容增位,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师资配备均衡化,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教育关爱制度化,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的教育保障力度,健全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入学保障政策,以公办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确保不同群体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