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点军区人社局抓住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契机,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创新链”、完善技能人才“培养链”、激活头雁效应“辐射链”,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优模式、促协作,构建产教融合“创新链”
“前不久,我们获批了‘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5个‘数字经济’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计划今年开展相关培训300人次。”宜昌蒲公英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林燕文说道。
为了更好地将职业技能培训与辖区产业发展相结合,今年初,点军区人社局深入辖区261家重点企业调研,在找准职业技能培训的堵点、风险点后,进一步优化培训项目,结合点军产业发展现状和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工需求情况,新增“人工智能训练师、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无人机驾驶员”等16个工种,并提高相应补贴标准,不断增强技能人才培养契合度。
以“三峡智谷、求索圣地”为主题,点军区正在加快建设全域科教城,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新校区9月开门迎新,宜昌科谷技工学院办学规模首次突破2000人。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新生中计划开办智能装备安装与调试专业35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30人,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50人,电子竞技运动服务与管理专业20人。
“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联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实现在校学生‘毕业即就业’。”点军区人社局局长钱芳说道。目前,宜昌科谷技工学校与辖区华中人工智能中心、惠科电子、京东标注等企业达成4个“订单班”。
聚特色、提质量,完善技能人才“培养链”
今年7月份,点军区人社局首次开办“无人机驾驶员”免费技能培训班,吸引辖区120余名居民群众报名。
除了开展“点军农家嫂”、养老护理员、宾馆服务员、育婴员等传统的技能培训外,今年来,点军区紧盯“数字经济”产业,开办“无人机驾驶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特色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达359人。通过构建大培训格局,点军区现有民办培训学校8家,定点培训机构16家,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深入实施“五业联动”职业培训,共享信息、资金、人才资源,与行业主管部门、职业院校合作,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培训1800人,取得专项能力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60人,发放培训补贴70余万元,就业率达70%。
强龙头、聚人才,激活头雁效应“辐射链”
在刚刚结束的宜昌市首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竞赛上,来自点军区的选手欧阳风帆和彭锦分别获得二等级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为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以赛选才、以赛竞才的积极作用,今年来,点军区承办全市首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竞赛,高标准举办点军区能工巧匠技能大赛,选拔出“百名”区级能工巧匠,为技能人才搭建亮绝活、唱主角、展风采“大舞台”。
“通过举办技能大赛,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培养辖区技能人才,建立技能人才信息库,为点军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点军区委人才办主任王丹霞说道。
为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引领示范作用,今年来,点军区评选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成功申报市级优秀高技能人才2人,宜昌市第十届优秀专家3人,同时聘任技能大师林燕文参与科谷技工院校人才培育工作。
三峡日报通讯员 张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