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图书馆到底长啥样?
9月10日,2024年中国图书馆展览会在宜昌奥体中心拉开帷幕,吸引众多市民一探究竟。
能够实时显示借阅图书书名、进出人员数量、室内温湿度等信息的隐形安全门,集高清监控、24小时自助借还、紫外线杀菌、数据分析、书籍定位等功能于一体的“可移动图书馆”,采取低氧技术实现珍贵字画、古籍无损保存的“图书冰箱”……
一走进展厅,未来科技的气息扑面而来,行业顶尖“黑科技”产品“擂台比武”,吸睛又“洋气”。
“你好,我要还书。”在阿法迪展位前,工作人员轻声“唤醒”行进中的室外环游机器人,点击服务类型,即实现图书借还。
产品经理任本友介绍,经过系统设置,机器人能按照规定路线行动。机器人前端设置激光雷达和GPS定位装置,能够精准避障。顶部位置还有内藏摄像头,让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隔空”对话。
纵观整个场馆,各式各样的书架最引人注意。其中,八益集团的AI视觉智慧书架最是吸引眼球。
还书入架,只需3分钟,书架通过隔板内隐藏的摄像头,实现在架图书自动精确盘点和管理,让读者找书更快速精准。
“1、2、3……”远望谷展位前,产品经理吴军手拿图书站在特定区域,“无感智借”系统迅速识别人像,5秒完成借书,全程不需要人工操作。
产品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读者提供“微感知、零操作、短停留”的借书体验。
展商纷纷亮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以“科技大餐”宴请四方来客。
市民孙先生是位科技迷,“饱餐”之后感叹道:“相信随着RFID、AI、V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广,图书馆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礼出东方、金榜题名、山海经……展会的“人气王”,当属国家图书馆展厅。该馆携九大主题、300多个品类文创产品前来“宠粉”,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挑花了眼。
“写不出的时候可以不硬写”“沉默是最高的轻蔑”“说做,就做罢”……一条条摘自鲁迅先生手稿的语句,被印在手包、便笺纸、杯具上,受到众多年轻市民追捧。
一墙之隔的湖北省图书馆展厅,同样人头攒动。武昌武当宫、蛇山抱冰堂、沙湖公正路……“十纪精粹三楚荣光——湖北省图书馆建馆120周年成果展”迎接着观众的目光。
这些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的荆楚地标镌刻着文化基因,在历史的时间轴上次第呈现,以图文、影像资料等方式向观众娓娓讲述着光阴的故事。长长的故事中,张继煦、杨守敬、谈锡恩三位宜昌人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山高水长,看不完人文史册。高峡平湖,绘不尽当代风流。在宜昌展厅,市民跟随屈子,“品宜昌之书,开时代之卷”。
“宜昌人读宜昌书”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足以证明宜昌伢对家乡爱得深沉。《明朝那些事儿》《庆余年》《桥料三重奏》等满含长江元素、宜昌基因的书籍被传递翻阅,为讲好宜昌故事、传播宜昌声音换了一种打开方式。
屈子著《离骚》,开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沈祖荣创办“文华图书科”,被誉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王永彬著《围炉夜话》,成为公认的中华处世奇书……无数文化名人,成就宜昌骄人的文化基因。沿着长江读宜昌,最能品味楚楚动人的来电之城。
展览会将持续到9月13日,还有更多奇思妙想等待市民来发掘……
三峡日报记者 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