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智能技术快速发展。
新技术催生新需求、掀起新变革。
图书馆该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能力?202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的学术活动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进行了探讨,贡献了智慧力量。
让场馆“动”起来
图书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倡导者,智慧图书馆建设是新时代推动各级图书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工程。
“智慧图书馆是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全域互联,通过数据与知识融通,实现个性化、细粒度的知识服务和全流程的智慧管理。”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丹表示,面对时代发展,图书馆事业发展进入智慧化转型窗口期,通过建设智慧化的图书馆生态体系,实现图书馆实践与服务效能提升,以服务智慧化的社会发展。
新技术为智慧图书馆建设赋能增效。吴丹介绍,通过云技术、区块链、虚拟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搭建开放联通的数据中心以及建设云端存储管理中心,促进算力设施升级。
“知识不是孤立的。”吴丹说,随着万物互联,图书馆知识库建设将突破行业内知识集成共享格局,构建立体化知识体系。“数据资源间互联互通可以有效缓解馆际、区域间不平衡、不协调的情况。”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助力图书馆数智化转型?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童云海表示,大语言模型在图书馆的自动文献编目、智能问答、自动图书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融合空间。“例如图书管理机器人,就可以实现自动化巡逻、利用大模型图像识别技术,智能识别错位图书、使用装备精密的机械臂取出和放回错位图书,提高图书整理效率。”
让文字“活”起来
中华古籍智慧化整理和服务,是推进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国家图书馆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央电视台推出《典籍里的中国》……进行了有益尝试。
湖北省图书馆依托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以《大岳太和山纪略》为基础,利用语义关联描述,数字孪生、可视化等技术,串接起典籍中的名胜古迹,使读者在云游美景的同时了解武当文化。
“该项目的实施,是我馆将古籍数字化与文旅融合进行联动的积极尝试。”湖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伟成说,未来,该馆将继续推进文化、旅游、科技融合交汇,深入挖掘以特色名胜为中心的文献知识服务,实现史料的深度利用、知识的智能发现、地方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发展。
如何让新质生产力更好地赋能古籍保护和传承?武汉大学教授刘家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管理决策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这会导致古籍保护效果减弱、古籍损害加剧、文化遗产价值丧失、古籍保护工作效率低下等。”她建议,建立科学技术支持的古籍保护政策与规划、提高管理人员的科技素养、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建立科技与管理决策的沟通机制、开展科技评估与监督等,促进科学技术与管理策略的协同作用,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效果,实现古籍保护工作的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
让阅读“热”起来
AR体验、AI绘画、AI数据库查询……深圳大学图书馆AI阅读探索,让“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成为现实,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AI赋能阅读?
“AI是我们的工具、我们的伴侣,它可以让人从信息查找、文献阅读的层面上升到知识交流的层面。”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李东来表示。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徐强则表示,人们在使用AI技术的同时,要避免出现技术偏见、信息茧房的AI幻觉。他介绍说,上海图书馆AI技术主要运用于内容生产工具和AI素养教育活动两个方面。目前,上海图书馆官方公众号50%以上的推文、视频、图片都使用了AI技术。针对馆员、读者开展AI素养培训,如展览、讲座等,指导他们正确使用AI工具,学会鉴别互联网信息的真伪。
“未来的阅读趋势将呈现出我们的阅读对象与我们的身体越来越近,最终达到有机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馆长龙小农认为,我们已经从纸质阅读、数字阅读发展到智能阅读,未来还可能进入意念阅读时代。他们正在研发脑机交互,也许未来的知识都将存储在一张芯片里,通过意念、脑电波从植入身体里的芯片获取信息,进行高效阅读。他强调,阅读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文交流,不管未来阅读形态如何变化,人的主体地位还是不应改变,特别是中小学生,在拥有沉浸式的数字阅读体验的同时,应注意减少对AI的过分依赖。
三峡日报记者 杨婧 郑延 张婷婷 实习生 向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