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2版:要闻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变“良田”

扫码观看视频

三峡日报讯(记者孙晓陵、通讯员宗君政)“以前田小、路窄,收割机开不进来,每年割麦子都要请人帮忙,自己也累得脱层皮。现在,我这几块田连成了片,还修了3米多宽的机耕道,可以机械化作业,种田轻松多了。”9月23日,远安县洋坪镇蔡家湾村村民付万红说起高标准农田整治后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前几年,付万红像洋坪镇其他4200多户村民一样,为土地耕种难、灌溉难、增收难等问题发愁,虽然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由于资金政策等原因,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2024年,远安县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了解到洋坪镇蔡家湾村、花林寺镇慈化村等村村民对农田灌溉、田间道路等问题反映较多。

对相关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后,远安县纪委监委派出第四纪检监察组立即到现场进行了走访调研,了解到这两个乡镇属于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耕地多为坡旱地及坡式梯田,保水、保肥差,沟渠年久失修,加上耕地地块面积小、田面窄,田间道路多为狭窄土路,机械耕作难度大,种植成本高。摸清情况后,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尽快拿出具体方案,切实解决村民急难愁盼。

“针对洋坪镇、花林寺镇耕地问题,我们在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决定筹措资金4600余万元,对这两个乡镇18个行政村进行高标准农田整治,预计今年年底内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1万余亩。其中,整修田间道路4.1万米,修建混凝土渠道12万米,新建机耕桥和漫水桥6座。”远安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曾凡锭介绍。

聚焦高标准农田整治效果,该县农业农村局与洋坪镇、花林寺镇政府紧密配合,在项目招投标、施工建设、竣工验收、资金拨付、后期管护等关键环节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进度关和安全关。截至目前,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4万余亩,整修田间道路2.8万米,修建混凝土渠道6.1万米,新建机耕桥和漫水桥3座,惠及群众2万余人。

随着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的推进,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率,还让村民们切实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洋坪镇、花林寺镇成功引进湖北瓦仓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市场主体,流转土地7000余亩,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方式,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据统计,高标准农田整治后,村民人均增收300余元。

如今,行走在蔡家湾村田间地头,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格局已然形成。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09-28 1 1 三峡日报 c298321.html 1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变“良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