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通讯员向慧、王玺)枝江市紧扣民生之本,在提档升级老旧小区、焕新打造特色街区、建设升级城市项目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既扮靓“面子”,也夯实“里子”。
近日,走进胜利路口袋公园,孩子们在一块玩闹嬉戏,尽情享受童年的乐趣。老年人或结伴漫步、边走边聊,或静坐树荫下,享受微风拂面的惬意,乐在其中。
胜利路是枝江最早建设的城市道路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老街区也有了“新问题”,人行道砖体老化、破损情况严重,提升道路环境品质成了街坊邻里的诉求。通过整体改造,今年6月,胜利路上串联起劳模工匠、书香、青春、林荫等6个口袋公园,形成了全市首条口袋公园带,为市民群众提供了绿地与街区无界融合的共享空间。
近年来,枝江市以打造“宜业宜居滨江公园城市”为切入点,以“绚丽花城”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力度,目前,城区已建成建材记忆口袋公园、书香口袋公园、垃圾分类绿园等41个口袋公园,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绿色空间。
在清滩堰社区棉纺小区,敞亮、整洁是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改造后的楼栋焕然一新,房间宽敞明亮。正值中午时分,重新搬回小区的住户正在厨房做午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棉纺小区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因年久失修导致建筑屋顶漏水、墙体开裂,再加上房间内厨房、卫生间等功能缺失,由于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少居民逐渐搬离了小区。去年11月,棉纺小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改造后的小区,车位规划整齐,环境整洁宜人,曾经搬离小区的居民又陆续入住“新楼房”。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2020年以来,枝江市连续4年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改造285个老旧小区。
除了居民看得见的工程外,在城市的地下,还有一张“看不见”却连接城市脉络和居民生活的“地下生命线”——城市地下管网。城市地下管网被称为城市的“血管”和“神经”,是城市运转的生命线,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保障,是一项不折不扣的“里子”工程。7月以来,枝江市住建部门积极开展城区排水管网排查检测,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目前已完成城区25条道路的雨水管网破损改造及管道清淤,其中整体改造管网5.232公里,点状改造管道515处。
未来,枝江市将进一步补齐设施和服务短板,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在城市更新中,统筹利用存量资源,持续改善城市生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将建设成果维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