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建成的市社会福利院金家台院区,闹中取静,郁郁葱葱,现代化的桃源居里,老人们唱红歌、玩游戏、学画画,其乐融融。
养老工作,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是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头等大事,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推动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近日,市政协在市社会福利院金家台院区举行2024年第三期“委员e家”活动,围绕“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协商建言,共谋养老“幸福策”。
用心倾听精准“把脉”
“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100.2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4.99%,老龄化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市民政局党组成员、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朱利民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创新探索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和推动一批国家级重大养老示范项目,形成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态势,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日益成型。
全市投入运营城乡各类养老机构246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36个、农村互助照料站和农村幸福院949个、幸福食堂194个,各类养老床位数达到37851张……近年来,宜昌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基础逐步夯实,机构养老服务能力有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体系日趋完善,老年人福利体系不断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效果初显。
“虽然我市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比省市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有不小差距。”朱利民坦言,目前仍存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未全面覆盖、农村养老服务能力较薄弱、老年人助餐体系建设任务较繁重等不少问题。
一番话引起委员们的强烈共鸣。“目前,我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基本建成。”市政协委员王燕妮说,但通过走访远安、猇亭多家养老机构调研发现,仍存在服务功能薄弱、社会化组织运营艰难、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而且养老消费层级提升,高品质社区养老需求增加。
枝江市政协副主席周金锋在肯定宜昌养老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表示,通过赴大连、牡丹江、哈尔滨等地考察学习发现,我市存在养老服务模式不够协调、养老服务队伍不够壮大、资金投入不够充足等短板。
带着期盼碰撞“火花”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守护好今天的“夕阳红”,也是善待每个人的明天。目前我市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从“有”向“多”和“优”升级?活动中,来自各界别的委员、特邀基层代表纷纷把调研成果与老人期盼相结合,融入各自专业特长,谈感受、举例子、摆数据、提建议,在协商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要完善托养与养老政策覆盖面,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部分年龄段女性残疾人托养和养老服务中间衔接的盲区问题。”立足于残疾人养老,市政协委员张碧钧建议,还要探索养老助残融合发展,实现残联部门寄宿制托养与民政部门集中供养衔接同步。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和部门联动,实现政策全方位衔接和资源有效共享。
特邀基层代表、葛洲坝颐福乐园养老公寓市场总监姚春芝就擦亮“老有所护”幸福底色建言道:“建议进一步扩大长护险受保范围,增加享受长护险老人人数。进一步完善长护险定点机构管理体系,解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问题。放宽居家长护险申报政策,让居家护理服务人员也能享受长护险补贴。”
特邀基层代表、兴山县黄粮镇党委书记卢光勇则从“推动落实家庭赡养责任”层面建议,要注重发挥家庭养老机制作用,分类施策开展差异化养老服务,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推动互助养老,真正让山区农村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在坦诚、直接、务实的交流中,一条条真知灼见逐渐汇聚,在有温度、有热度、有深度、有态度的探讨中,一个个解题良方逐渐涌现。
同心托举最美“夕阳”
幸福食堂下一步如何优化?养老机构服务人才队伍如何加强?……前来参会的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委员们的提问,手中的笔始终没有停下。一问一答间,问题越来越准,建议越来越实,共识越来越深。
“委员们调研深、建议实,活动务实高效,超出了预期效果。”副市长张琼指出,近年来宜昌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短板弱项,要准确把握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势,聚焦建设重难点破题破局,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优配齐老年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齐心协力为打造宜昌养老范式、开创宜昌养老事业发展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政协副主席靳鹏强调,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决定》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协商优势,聚焦加快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深入调查研究,有效凝聚共识,积极建言献策,为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峡日报记者 时刚 通讯员 罗泽旌